有着“东南亚避风港”之称的新加坡,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存移民国家,每年都在吸引着大量的外来人口。新进人口给这个花园城市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必然会冲击到这个城市既定的秩序。
懂英文的朋友也许曾听到过这样一句对新加坡的调侃——Singapore is a fine city. 这句话实际上是利用fine一词多义的双关句。表面上看起来讲“新加坡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当把fine理解成另一层意思时,这句话就变成了“新加坡是一个罚款城市”。 在很多国人的眼里,一提到新加坡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洁的城市环境,同时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它严厉的法律法规。比如,听说在新加坡乱扔垃圾会被罚几千块,随地吐痰就更不用说了,而且还不允许吃口香糖,等等诸如此类。那么在新加坡一个小小的破坏城市环境的举动是否真的会招致天价罚款呢?
毕竟,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的公民都曾经过严酷公共行为准则的洗礼的。因此,现在在一些流动人口多的公交车站或是公共场所,会看到地上有随意丢弃的纸屑,会有人在抽烟。走在街上也会看到有人横穿马路。乘坐公交车时也会有人拿零食在吃。只不过,这样的行为在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里,真的只是极少数。 因此,可以说,在新加坡乱扔垃圾不会被真的被罚以天价。但看到整洁路面上自己那片突兀的纸屑,和路人鄙夷的目光,以及想到万分之一被当场抓到处以罚款的概率,相信再懒的人都会移步到垃圾桶,况且那垃圾桶确实离你很近。
事实上,在新加坡建国之初,城市环境和公民素质是非常恶劣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学法律出身的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深谙以法治国之道,在此之下,李光耀发起了反对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的运动,还禁止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讲粗话脏话,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以及罚款标准。例如,其中就随地吐痰一项,法律就做出了详细的规定,随地吐痰者第一口将被罚以1000新币(约合人民币5000元),第二口罚2000新币。在新法推行之初,执法是十分严格且毫不留情的,情节严重的人还会处以7天监禁,甚至在电视上露脸,或派到城市各地做义工。如此重罚之下,谁还敢为了一己之私而破坏城市环境呢? 早期的法律推行是十分有效的。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新加坡的城市环境和公民素质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并开始蜚声世界。此时的新加坡人已经不需要有法律的震慑了,因为良好的公共行为意识已经内化为新加坡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并自然地体现在行动上了。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法律开始逐渐退避三舍,收起它原有的锋芒。现在的新加坡,大街上几乎看不到警察,更别说其他各种类型的执法人员了。所有人的行为全部靠自觉。
本文章关键词:上海留学预科 上海留学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