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铎王朝时期,英国从一个偏居欧洲边缘的岛国逐渐崛起。到了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时期,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地位,成为欧洲最强的国家之一。英国的专制统治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如法国)不同,它有着独特的“国王在议会”和“以法治国”的宪政,即国王的政策必须经过议会认可。这种政治氛围与当时英国人文主义文化的昌盛密不可分: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创作《乌托邦》,描绘了乌托邦人良好的社会习惯和开明的宗教态度,含蓄地控诉当时欧洲基督教社会之道德沦丧;史诗《仙后》的作者埃德蒙•斯潘塞弥补了乔叟以来英文诗歌的不足,让诗歌成为音乐;更真实反映都铎时代的则是威廉•莎士比亚,这位天才的剧作家、诗人以其深刻精湛的作品影响了英国、欧洲和世界。
伊顿公学有500多年历史,被誉为“精英摇篮”,它的“绅士文化”闻名世界。虽然是贵族学校,但学校管理非常严格,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它的校友中有二十位英国首相,还有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英国王子威廉……
昨天中午,伊顿公学合唱团的四十名男生走进杭州第二中学,小伙子们清一色的T恤和牛仔裤。简单的午餐后,两个学校的学生一起去了苏堤和花港观鱼。一名杭二中的学生和四名伊顿公学的学生组成一个小分队,学生们可以随意聊聊。有一组小分队,四个男生都是十三岁,很快和杭二中的女生混熟了。有个学生问:“天气好热,能不能在西湖里游泳?”听说不行,男生一脸失望。走到鱼池前,有男生看到一条鱼死了,伤心地说:“天哪,它是我的朋友!”
一位英国男生已被剑桥大学录取。他说,伊顿公学有1300多名学生,最小的学生13岁,最大的18岁,每个学生要在学校度过五年。一个年级有200多名学生,大约有160多人能考上英国前四所大学(每年排名不一样,前两所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其他的同学会选择美国的一些大学。
学生介绍了学校一天的课程安排:早上七点多起床,上午五节课,每节课四十分钟。下午有时上两节课,有时没有课,整个下午让学生体育锻炼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晚上是做作业的时间,作业还挺多的,快的同学一个多小时可以完成,慢的同学要做两个多小时。完成作业后,可以参加各种派对、音乐会、戏剧等活动。
这次随团的老师是音乐老师,我们做了一个简短的采访。他说,学校每年会招收20个在音乐方面有潜力的孩子,没有特别的考查方式,只是让学生自由地唱歌。学校的合唱团每天都会排练一个小时,这次趁着春假带着学生到中国五个城市巡演,他们一定可以收获不少。
杭二中的学生们对这所神秘低调的英国贵族学校也很感兴趣,问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伊顿公学的学生们回答的,我们搜集了其中一些。
问:伊顿公学有中国学生吗?
答:伊顿公学的中国学生很少,香港、台湾的学生稍微多一些,内地的学生很少看见。(记者注:据《广州日报》报道,2009年9月,一名13岁广州男孩吴比考入伊顿公学,他也是中国内地首位获得学校“国王奖学金”的学生。2004年,伊顿公学录取第一名中国内地学生,到2009年9月,共有7名中国内地学生在这所古老的英国贵族学校就读。)
答:现在不像网络上说得那么严重了,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中产阶级家庭。
问:网上关于伊顿公学的介绍中说,学校的校舍和食宿条件很一般,床是硬板床,说是为了培养吃苦精神,这是真的吗?
答:学校的宿舍条件很好,每个人都有单独的房间,床也不是硬的,两到三个星期可以回一次家。平时吃得也不错,有汉堡、牛排、沙拉,我们很满意了。
问:学生的成绩那么好,平时的功课紧张吗?
答:刚开始进入伊顿公学时课业很轻松,体育活动很多,过得很充实。但到高年级后慢慢功课就多起来了,大家都想上好一些的大学。
答:是的,全部都是男生。至于原因,我们就不知道了。
问:学校的特色课程是什么?一个班级的人数是多少?
答:除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的课程,学校有20多门课程可以选择,有划船、骑马、桌子设计、服装设计,还有各国语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对艺术课程很重视,也有很多同学喜欢艺术课程,学校共有20多个艺术方面的奖学金。现在一个班级大约20人,选修课最小的班级是8个人。
本文章关键词:出国留学 留学预科 上海留学预科 上海留学 英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