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稳健的发展模式可以在其思维方式、精神气质中找到部分原因。英国人讲求实际利益和实际效果,尊崇经验。埃德蒙•柏克对此曾有精辟描述:“英国人永不仿效他们所未曾尝试过的新花样,也不回归经试验已发现有问题的旧式样。”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经验主义和务实精神成为英国思想文化之特征,甚至引导着其国民性的形成。这种理智的实用主义支配了英国长期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即在和平时期避免卷入任何正式的结盟关系,以便在两个相互抗衡的国家集团之间保持最大限度的行动自由,从而能够扮演一个“均势维持者”的角色。依靠均势、自由贸易和超然的地理位置,英国在19世纪的世界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取得了其他欧洲国家所没有的主动权。
这里是伦敦国王学院,一所有近两百年历史的英国着名学府,近年来这里的中国学生不断增多,关于中国的研究也持续升温,发生在这所位于英国心脏部位的高校中的变化,正是整个英国高等教育界近年来“中国热”的缩影。
从一粒火种到中国热
伦敦国王学院建校于1829年,仅十多年后就迎来了最早的中国火种。校长里克·特雷纳(Rick Trainor)告诉记者:“国王学院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我们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设立了第一个中文教授岗位。”
后来,由于国王学院是伦敦大学的两个创始学院之一,它的中国研究力量一度被伦敦大学抽走。但现在伦敦大学的结构变得松散,国王学院更多地被看作是一所独立的高校,它的名字也单独列在英国的精英大学联盟“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中。中国研究在这里重新升温。
出任中国研究院院长的华人教授姚新中说,中国近年来快速崛起,英国也随之在急速地推进中国研究,像国王学院的中国研究院在创建之初只有他一个人,现在已经有十来名教职员工,“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热情肯定会更加提高。”
不仅是国王学院,还有一些英国高校也成立了专门的中国研究机构,比如在牛津大学有中国研究中心,诺丁汉大学有当代中国研究院,还有的高校如伦敦大学学院(UCL)正在打算成立类似机构,而与中国有关方面合作以教授汉语为主要内容的“孔子学院”更是遍及了十余所高校。这种研究兴趣的增长,是从英国看向中国的升温。
中国学生的大潮
在国王学院,最近几年来自中国的学生申请数量大幅上升,该校负责亚洲区推广事务的官员凯莉·麦克唐奈(Kelly McDonnell)介绍说,“与2008年相比,去年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申请数量上升了3倍,我们收到了约5500份申请。”
国王学院吸引中国学生的,是一流的教学质量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这里念书的中国学生敖子媛说,她觉得名列“罗素集团”的国王学院与其他一些普通英国大学相比,“它的教学和科研各方面,更加的专业,更加的高水平一点。”
她还非常喜欢国王学院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这里那里到处逛的人,而国王学院真的是坐落在非常的市中心,非常的便利。”
特雷纳校长也认为这两点是国王学院对学生的吸引力所在,而在学校看来中国学生的价值则主要在于学术和文化两方面。他高度赞扬了中国学生的质量,认为他们的到来加强了学校的学术力量,同时也丰富了校园中的文化多样性。他说,中国学生已经是“我们学校的海外学生中数量最大的群体”,今后还欢迎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前来就读。
由于国王学院的规模不算大,这里中国学生的绝对数量在英国高校中还不是最多的,现在只有七八百人,只是近年来涌入英国高校的中国学生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据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提供的数据,现在英国各大高校中的中国学生学者数量已达12万人,这个数字近年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英国高校中出现的“中国热”,实际上从多个层面反映了中国崛起后带来的影响。姚新中教授分析说,在政治层面,英国许多政界人士认识到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加得很快,如果不加强对中国的了解就会错失其中带来的机会,而这种了解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高校的研究力量。
在经济层面,中国崛起带来了大量的商业机会,英国企业与中国做生意需要更多的懂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人才,这也需要学校的培养。
而对英国高等教育界本身来说,大量涌来的中国学生也是一个机遇。除了前面提到的学术和文化上的价值外,中国学生会带来较高的学费收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还与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文化有关,许多家庭都愿意拿出毕生积蓄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
姚新中教授介绍说,这尊真人大小的孔子铜像是2010年在国王学院正式启动中国研究院的仪式上揭幕的,“据我所知这好像是英国高校中唯一的一尊”。它立在国王学院的图书馆前,如前所述这是伦敦的核心区域,对这个位置姚新中还有更具体的描述:“图书馆大楼原来是英国的皇家档案馆,边上是英国皇家最高法院,南边是舰队街,是英国传统报刊、媒体的发源地,因此把孔子铜像设立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意义非常重大。”
确实,一方面孔子铜像所处的核心位置反映出英国对中国研究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它也显示出中国日渐融入国际化潮流,来到英国的不仅是一尊铜像,还有中国的文化和大量活跃的中国学生。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这尊孔子铜像也必将见证“中国热”的进一步红火。
本文章关键词:出国留学 留学预科 上海留学预科 上海留学 英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