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伊沙荣获“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
日前,“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评奖活动历时四个月揭晓,我校副教授、诗人伊沙荣获“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奖”。
由《中国当代诗歌》编委会、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世界诗人》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诗歌奖”评奖活动,既是对新世纪头十年期间对诗歌创作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诗人的勉励和嘉奖,也是对今后诗歌不断创新和繁荣的重大推动,受到诗坛内外广泛关注。评选活动秉持“公开、公正、透明”和“网络性、公众性、学术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公众投票和专家投票相结合,分值各占50%的方式开展评选工作。我校副教授、诗人伊沙以455张读者票数和4张评委票的最高票数获奖。
伊沙,原名吴文健,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曾任《文友》杂志策划、主编,创办《唐》诗刊并出任“唐”诗歌网站(论坛)版主。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目前主要从事诗歌、随笔、小说写作。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诗集《饿死诗人》、《一行乘三》、《伊沙这个鬼》、《野种之歌》、《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随笔集《一个都不放过》,小说集《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长篇小说《江山美人》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日、韩、瑞典、荷兰、世界语。
对于此次获奖,伊沙认为这是对自己继续诗歌创作的鞭策和激励,他仍保持着每天坚持写作的习惯。近日,伊沙接受了网易的邀请,通过网易微博开设《新世纪诗典》的诗点评专栏,向广大读者推荐新世纪以来当代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由《中国当代诗歌》编委会、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世界诗人》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诗歌奖”评奖活动,既是对新世纪头十年期间对诗歌创作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诗人的勉励和嘉奖,也是对今后诗歌不断创新和繁荣的重大推动,受到诗坛内外广泛关注。评选活动秉持“公开、公正、透明”和“网络性、公众性、学术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公众投票和专家投票相结合,分值各占50%的方式开展评选工作。我校副教授、诗人伊沙以455张读者票数和4张评委票的最高票数获奖。
伊沙,原名吴文健,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曾任《文友》杂志策划、主编,创办《唐》诗刊并出任“唐”诗歌网站(论坛)版主。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目前主要从事诗歌、随笔、小说写作。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诗集《饿死诗人》、《一行乘三》、《伊沙这个鬼》、《野种之歌》、《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随笔集《一个都不放过》,小说集《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长篇小说《江山美人》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德、日、韩、瑞典、荷兰、世界语。
对于此次获奖,伊沙认为这是对自己继续诗歌创作的鞭策和激励,他仍保持着每天坚持写作的习惯。近日,伊沙接受了网易的邀请,通过网易微博开设《新世纪诗典》的诗点评专栏,向广大读者推荐新世纪以来当代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