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留学预科
 
 
预约报名登记
 
学生姓名: *
身份证号: *

预报项目:

*
联系电话: *
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预科报名
 
 
 
 
 
 
 

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工作  培养财经拔尖创新人才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的基本情况。
林光彬: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教育,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更是把培养财经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来对待。2002年我校发布了《中央财经大学关于推进本科生创新教育的决定》和《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两个重要文件,从2003年开始学校每年投入20万元,在本科生中进行科研创新立项。2007年我校成为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60所学校之一,2008年成为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活动计划学校。截至2011年4月,共有968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国家级160项,北京市级75项,校级733项,形成了国家级、市级和校级三级科研创新实践体系,参与学生超过4800人,超过三分之一的本科生有科研经历。
在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体系中,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是一大亮点,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和科研项目。我校本科生科研项目选题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特别注重科研与学习相结合,实现了以科研促学习的目的。可以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质量工程"的逐步落实,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获得了蓬勃发展,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记者:请问我校在加强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上主要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林光彬:为了加强对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引导,推动本科生创新教育深入发展,我校开展了至少十项工作,一是历任主管校领导都很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重视推进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比如在确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基金立项、重点建设教材、重点课程建设立项时,对重点研究和体现创新教育的项目都优先予以考虑;学校要求各教学单位要组织教师研究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在日常教学、教材编写、教改课题研究、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等方面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要求,积极引导本科生从事研究性学习,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学校要求各部门、各教学单位、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去,通过推进教育创新,使我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不断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建立了促进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保障学生科研活动有制度保障,学生科研实践有指导老师;三是学校每年投入20万元设立本科生科研创新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我校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保障学生科研活动有经费支持,同时所有实验室向科研项目学生开放;四是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进课堂、科研实践带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五是把开展创新教育与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在教学计划中要求根据各专业特点开设具有创新教育特色的课程,课堂教学中要开设课程讲座,介绍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开设了有利于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方法论课程;此外还组织本科生学术文化节、科研论文大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营造创新教育与参与科研的校园氛围;六是开发了融项目评审、交流、协作于一体的本科生科研创新网络管理平台;七是成立了本科生科研项目学生自己组织的融智&创新俱乐部,举办与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关的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八是制订了本科生科研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定期组织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对优秀的项目进行表彰和奖励,并编印《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精品集》;九是建立了本科生多维能力拓展学分实施办法和本科生创新学分奖励制度,激发学生课外研究与创新实践热情;十是在对学生实施的各种原有奖项基础上,调整设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奖"等奖项,在免试研究生推荐中向科研突出的学生倾斜。
记者:请问当前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面临什么困难与问题?
林光彬:我校本科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创新型教师目前还不够多;二是传道、授业、解惑问题还做得不够好,师生交流不足。由于我校两地办学,目前大一、大二学生开展科研活动面临的突出困难就是与导师沟通渠道不畅,缺乏系统指导,而一二年级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社会阅历较少、科研方法掌握不够,特别需要科研导师的悉心指导;三是保障条件与学生的期望有一定差距。学生从事科研的条件,比如图书资料、数据库、固定场地等还不够理想,本科生科研项目经费多年来一直没有随物价和本科生人数快速增长而提高。
记者:请问您对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有什么建议?
林光彬: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要在结合我校办学定位、本科生培养目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质量工程二期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研究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完善制度,深化教学主渠道改革,围绕内涵发展,推进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完成后,重点将在"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上做文章,使培养过程和课程教学过程体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让学生接受到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系统训练;同时,探索把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与本科毕业论文对接;希望学校能根据物价和学生人数的增长,进一步增加本科生科研创新经费,使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能有机会参与到科研创新活动中;建议学校进一步完善图书资料、数据库、案例库、场地等保障条件;进一步加强对本科生科研团队组成的融智&创新俱乐部的支持,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努力实现项目协作和资源共享,并通过定期交流、指导和讲座等方式,搭建科研创新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学习研究氛围。

上一篇:
下一篇:

 

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大学主楼906室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290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留学预科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预科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出国留学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