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发布2011金融核心消费人群报告
会场
陈明副校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金融品牌研究所近年来的工作,高度评价了金融核心消费人群的研究,希望继续深化,并将此研究发展成我校的一项标志性研究成果。
陈明副校长致辞
此次发布的《2011金融核心消费人群报告》由金融品牌研究所王晓乐所长主持,对2009年首次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深入挖掘,今年的报告更加注重品牌理论、传媒理论与实践案例的紧密结合。报告强调:消费者首先是生活者,企业与品牌不能仅仅把顾客当作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应该把他们看作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从接触点、诉求点与体验点共同构成的品牌界面入手把握消费者的完整特征。
王晓乐主持会议
在媒介接触层面,在综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本次研究发现:有传统媒体下滑趋势中金融核心消费人群对财经新闻的阅读热情持续增长;随着一二线城市交通的结构性调整,地铁的兴起将重构金融广告媒介布局:地铁媒体已呈现出加速上涨的增长势头,广播媒体将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结合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和移动运营商对于移动互联网络业务的大力推广,都为移动新媒体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报告建议,金融业品牌建设应聚焦于财经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两大价值洼地。
在生活形态层面,报告从金融消费核心人群的人生观、时尚观、家庭观、公益观、生活观等角度切入,分析了金融品牌传播的诉求策略与创意表现。
报告指出,金融核心消费者不仅仅是品牌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他们会主动把金融服务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即存量用户影响着增量用户的品牌认知。金融品牌研究所对品牌生成机制进行了专题研究,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其品牌驱动的六个因子所占权重与耐用品、快消品形成显明的差异,王晓乐博士指出:就银行业的品牌驱动力来说,消费者的服务与购买体验是最重要的,处于金融品牌驱动力最内部的“核心层”,“产品体验”与“消费者特质”位于中间的“紧密层”。
最后,研究报告还对金融业务决策人群的人口统计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指出手机移动媒体、汽车广播、直投杂志和航空媒体能更有效到达这一人群,而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开始改变这部分群体的信息接受方式。
金融时报副总编赵学锋、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立宾、北京大学广告系教授刘国基、东方财富网副总经理柳明先后在论坛上发言,对研究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并结合近年来金融品牌的理论与实务发表了演讲。
上一篇:永远热爱辅导员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