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工业化的未来发展
2011年9月19日晚,我院总第四十一期双周学术论坛在经济学院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论坛主要讨论钟宁桦博士的题为“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的论文。我院陈斌开和张舰两位老师担任了此次双周论坛的特邀评议员。另有来自我校的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就农村工业化发展的前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
钟博士在通过对整篇文章进行分析和论证后认为,无论是以就业人数还是以总产值来度量,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都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通过雇佣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生产的工业品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抵补了一部分由于劳动力流动限制而造成的社会福利的损失。然而,与其利润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乡镇企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年度作用递减。这说明城乡间的产品流动对于生产要素流动不充分的补偿作用可能已经无法继续发挥以往的优势,因为它们缺乏城市工业的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钟博士认为,只有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加强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流动、培育完善的要素市场,而非继续鼓励农村工业化,才能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在钟博士的精彩陈述后,两位评议嘉宾针对文章的主要论点和要点也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和看法。陈斌开老师与张舰老师都同钟博士在数据使用方面及产品流通对要素价格的均等化问题进行了讨论。两位老师一致认为本文的观点对于三农政策的制定及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上一篇:专业设置
下一篇:宋立刚做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畅谈中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