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学院开展生涯规划系列教育活动
应用数学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发展,积极开展分类别群体辅导、针对性递进辅导和个性化“一对一”辅导,引导学生整合自我资源,实现自我管理和合理规划,促进学生培养的内涵式发展。结合这一指导思想,应用数学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系列教育活动。同学们经过自由组队、自由选题,形成宣讲团,向全院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在学生自主挖掘的基础上,由师长指点迷津,学长“现身说法”,以社会调查、沙龙、报告会和讲座等形式掀起一系列教育活动。
10月25日,应用数学学院在沙河校区6号楼107举行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主题汇报。出国组宣讲团的同学们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和准确的数据介绍了出国学习的准备工作,从文化、经济等方面探讨出国的前景,同时邀请有经验的同学介绍雅思托福的备考经验。精心的准备令同学们眼前一亮。11月1日,在首次报告会的基础上,侧重我院专业实际,同学们重点介绍了与我院专业相匹配的国外高校情况。王德华老师参加此次沙龙活动,她首先对同学们的汇报表示肯定,然后结合她国外参观学习的经验进行了补充介绍,她指出很多国家运用数学手段进行经济和市场调研、预测已十分普遍,而美国排行前五的职业都需要极强的数学功底,同时也强调无论将来规划如何,良好的综合素质都是不可或缺的,要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做一个“有心人”。
11月14日,应用数学学院举行了“我们在路上”专题活动。就业组宣讲团的同学们从社会现实出发,收集就业资料,向学长学姐们取经,深入思考分析影响就业的原因,结合专业特色,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行业情况和大学期间应做好的就业准备。随后,同学们认真听取了王德华老师的讲座。她提到从学院近几年的就业请况看,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信息、经济、金融、保险、管理等行业都在进数学专业的毕业生;然后结合我校就业工作日历,向同学们讲述了求职的各个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介绍了不同就业方式的差别以及相应的派遣方式。在求职方面,学院还邀请了高汉斌校友和蔡文婷女士为同学们做讲座。高汉斌介绍了自己丰富的求职经验和在校期间的求职准备。蔡文婷女士从用人单位的角度针对求职者的礼仪和基本素养展开了生动描述。就业是个人规划的终极形式,在这条路上,“天助自助者”,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11月24日,应用数学学院举行“我的未来不是梦”主题沙龙活动。结合我校及应用数学学院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和我校学生毕业的整体趋势,同学们发现选择考研的同学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而实现梦想的只是少数。考研组宣讲团的同学们把他们的调研成果进行了专题汇报。他们针对学院往届报考专业偏好、报考难度系数、考试科目、复习指南和录取偏向等进行实际调查,并和同学分享交流。同时邀请了学院研究生张铭睿为低年级学生“指点迷津”。张铭睿跨校考取我院研究生,初试成绩419,现担任09金融数学班班级工作助理。他主要从学习方法着手,介绍了自己的考研经验,并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回答,在心态调整方面,他笑称“考研要禁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12月5日,应用数学学院举办“智慧传达,经验分享”保研经验交流会。交流会邀请到校团委专职老师陈妮娜主讲。陈妮娜老师为我校02级本科生,本科优干保研期间和研究生毕业之后均在数学学院工作过,对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情况较为了解。陈老师就保研资格要求、保研方向的选择和现阶段的准备给大家提供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宝贵经验。她鼓励大家“多条腿走路”,在完成分内学业的同时,参与集体活动,深入学习研究,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拓宽道路。
12月10日,应用数学学院举办了“将学习践行到底”的专题沙龙。针对学生学习数学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挖掘深层次原因。结合学院“青春榜样 激励成长”的宣讲活动,邀请了周晗、叶恺蕾和陈皓云等优秀同学介绍了学术、社会实践和学习经验,指出学习误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王婷婷老师在沙龙中多次提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学院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一对一”成长导师制,通过数学学习指导中心和“千帆数学社”的学习平台,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和数学竞赛等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磨砺自己的心智,勇敢迎接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时代背景和个体发展需求要求我们只有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职业目标,从而满足多元化的人生目标。只有有效的生涯规划,才能为社会所用,被市场所接受,也为个人发展加上重要砝码。数学的专业特色要求同学们拥有扎实的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数学的学习在于积累。同学们通过系列学习,对于大学生活规划有了明确认识,“数学,想说爱你其实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