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留学预科
 
 
预约报名登记
 
学生姓名: *
身份证号: *

预报项目:

*
联系电话: *
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预科报名
 
 
 
 
 
 
 

美国学术界的潜规则

前些天在当当网上淘到一本小说――《诺贝尔的囚徒》,当时之所以心甘情愿掏银子,完全是冲着其“刻画中外皆然的学界潜规则”的广告去的。毕竟自己准备到彼岸读书,了解一些那里的学界潜规则,这样“有备才能无患”。

  读了以后的总体感觉用The NewYork Times Book Review的书评最能体现(在本书作者的网站上发现http://www。djerassi。com/cantor。html,这家伙是个很有意思的科学大佬,可以上去瞧瞧):  “This novel's rendering of the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is so precise that anyone considering a career in science should be required to read it。”

  下面就总结几条美国大学的学术潜规则,供xdjm们共享:

  潜规则之一:著名教授只管申请经费,几乎从不亲自动手做实验。

  书中写道,在当今科学界,实验室的规模急剧扩大。哈佛、麻省理工学院或伯克利的许多研究小组,其人员多达三十人以上。但是,就像金字塔一样,实验室中有着森严的等级,大多数人都在从事一些具体、琐碎的工作,他们“只是被当作有手的工具而已”。而实验室的领导——那些地位显赫的“超级明星”,其主要任务则是募集研究经费,以及在重大科学会议上报告他们的成果,“他们自己当然是不会亲自动手做实验的”。

  好一个“当然”!这明明白白地显示出,它就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潜规则。根据这条潜规则,作为一个刚入门的学生,你得先像奴隶一样听命于你的教授,甚至要“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一个星期七天”,而所有的希望就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到时候你就同样可以享受“科学明星”的待遇了。事实上,大家都承认这条潜规则,所以书中的康托偶然亲自动动手,就赢得了其学生的无限敬仰:“像他这种地位的人谁还在做实验?”

  潜规则之二:教授要在学生完成的论文上署名,甚至被看作主要作者。

  在《诺贝尔的囚徒》中,一段关于这条潜规则的对话极为精彩。当正在攻读文学批评博士学位的莉亚对这条潜规则提出异议时,女化学教授阿德利提出了自己的反驳:“这个课题是我提出来的……我用我的研究经费提供了设备和学生的奖学金……向国家卫生研究院提出经费申请的报告是我写的……我们一起讨论工作进度……我建议采用某种技术……提醒她注意重要的参考资料……”所以,她的结论是:“一般认为,教授作为作者之一是很正当的事情。事实上,这个领域里的人都认为我是主要作者。”

  阿德利的话自有其一定的道理。不过,它也让我们看清了一个事实:在这些教授眼里,他们才是学术课题的真正完成者,而学生们只是“有手的工具”,在能够让学生们在论文上署名,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所以,当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斯塔福和他的导师一起联名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时,他就十分满足于自己没有像大多数科学合作者那样被忽视,被列在所有称呼中最常见的“等等”之中。“能够逃脱在参考书目中被列为‘无名氏’的遭遇,总归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大学主楼906室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290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留学预科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际预科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出国留学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