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我的办公室里看到这个“沙包”的时候,我还以为谁在练掌。但碰了一下,又不象,因为挺轻的,怎能练出力量?
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同事狠狠地拼命捶打着这个沙包,打了十多下,如释重负。她看到了我,她说,“好多了”。她说:“这个王八,气死我了。我把钱退回去给他,还得满脸的笑容和他说再见。他就是该揍!”又狠狠地打了两下。
那时候,我才发现,那个“沙包”,是有一个小袋子,是可以放一小片纸条或一张小相片的。(如下图箭头所示)。你把你想打的人的相片或写上那人名字的纸条,放进那个小袋子,你想怎么揍他/她就怎么揍。
这倒是一个绝妙的办法!以前我在香港的电视里见过“打小人”,就是用鞋底来打画有你所恨的那个人的图片,一边打一边骂:“打小人”。没想到在美国的办公室里,也有一个异曲同工的“打小人”!
这也难怪的,现代社会里,压力来源处处都是,想解压,最直接的还是狠狠地把让你生气的人揍一顿。但在法制社会里,想揍人,没那么容易,所以,这种“打小人”也就应运而生。这种“打小人”,竟然列入文房用品系列,在美国各大文具店有卖!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