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支付市场发展的背景:欧洲央行SEPA(单一欧洲支付区)计划
2002年,欧洲中央银行宣告了在欧洲建立单一欧洲支付区(SEPA)的初步想法,并成立了由27个国家的64家银行组成的欧洲支付委员会以促成SEPA的建立,并预计于2010年形成统一的网络。建立SEPA的目的是统一区域内本地交易与跨国交易的费率,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促进标准化技术平台的开发,为欧洲金融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新规则的产生将对整个欧洲的银行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形成更强大的一体化欧洲银行和系统,提高欧洲银行整体竞争力和反洗钱能力。因此,欧盟和欧洲央行对欧洲原有的支付结算体系进行了较大调整,建立了包括泛欧欧元实时全额结算系统—“目标”结算系统(Target)和“泛欧自动清算所”(PEACH)在内的跨境支付结算网络。PEACH将连接各国的自动清算所组织,形成泛欧标准的消息交换格式。除了ACH转帐,SEPA还希望定义一个统一的卡支付架构。目前一些欧洲国家拥有自己单一的卡支付网关以抵御国际支付组织直接渗入本地支付市场。
二、欧洲银行卡市场概况
欧洲支付市场中主要有5种支付方式,即信用转帐、直接借记、支票、电子货币支付交易和电子货币交易以外的卡支付。相应地,欧洲支付卡基本分为现金功能卡、电子货币功能卡和支付功能卡。其中,支付功能卡与银行卡范畴更具关联性,分为借记功能卡、延迟借记功能卡、信用功能卡、借记兼有延迟借记功能卡、信用兼有延迟借记功能卡。
从发卡端分析,带支付功能的卡在欧元区的发卡量从2000年的2.65亿张增长到2004年的3.53亿张,增长了33%;而欧盟区的发卡总量则从3.84亿张增加至5.43亿张,增长了41%(见表1)。
表1欧洲支付功能卡发卡量(2000-2004)
(亿张)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欧元区发卡总量 |
2.65 |
3.06 |
3.10 |
3.21 |
3.53 |
欧盟发卡总量 |
3.84 |
4.28 |
4.44 |
4.68 |
5.43 |
从受理端分析(见表2),欧洲具有与其发卡端相配套的受理环境,欧盟2004年底的POS总量为614.7万台,比2000年增加188万台,增长了44%,与欧盟整体支付功能卡的增长相一致。欧元区2004年底POS总量为470.2万台,比2000年增加145万台,增长了45%,比欧元区支付功能卡的增长更为迅速,这更加显示出以欧元区为代表的欧洲支付市场发达的受理环境。
表2欧洲支付终端数量(2000年-2004年)
(万台)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POS终端 |
|
|
|
|
|
欧元区终端总量 |
324.3 |
371.3 |
397.3 |
426.2 |
470.2 |
欧盟终端总量 |
426.7 |
457.3 |
488.6 |
523.1 |
614.7 |
ATM终端 |
|
|
|
|
|
欧元区终端总量 |
19.3 |
21.0 |
22.0 |
22.8 |
24.5 |
欧盟终端总量 |
23.5 |
25.2 |
26.7 |
28.0 |
32.6 |
从交易端分析,欧元区的支付交易无论是总量,还是基于卡的支付都在欧洲银行卡市场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说明欧元区的支付产业非常发达,是决定整个欧盟支付产业向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这从表3的数据中也可窥一斑:欧元区基于卡的支付交易从7.49亿笔增加至12.93亿笔;人均年交易量从25笔增至41笔。
表3 欧洲支付交易基本数据(2000年-2004年)
地区 |
项目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欧元区 |
所有支付方式交易 |
|
|
|
|
|
交易总量(亿笔) |
34.35 |
36.61 |
39.01 |
41.78 |
46.87 | |
交易总额(万亿欧元) |
142.64 |
163.77 |
165.04 |
170.39 |
190.23 | |
基于卡的支付交易 |
|
|
|
|
| |
交易总量(亿笔) |
7.49 |
8.69 |
10.86 |
11.68 |
12.93 | |
交易总额(亿欧元) |
4,134.20 |
4,779.10 |
7,608.90 |
6,401.00 |
7,224.50 | |
每笔平均交易额(欧元) |
55.20 |
55.00 |
70.10 |
54.80 |
55.90 | |
人均交易额(欧元) |
1,402.83 |
1,560.86 |
2,471.48 |
2,066.44 |
2,318.06 | |
欧盟 |
所有支付方式交易 |
|
|
|
|
|
交易总量(亿笔) |
46.81 |
49.65 |
52.5 |
56.18 |
65.32 | |
交易总额(万亿欧元) |
258.31 |
286.91 |
283.98 |
283.92 |
313.38 | |
基于卡的支付交易 |
|
|
|
|
| |
交易总量(亿笔) |
12.08 |
13.81 |
16.63 |
18.19 |
20.79 | |
交易总额(亿欧元) |
7,264.40 |
8,320.20 |
11,611.10 |
10,597.80 |
12,427.40 | |
每笔平均交易额(欧元) |
60.10 |
60.20 |
69.80 |
58.30 |
59.80 | |
人均交易额(欧元) |
1,092.33 |
1,259.36 |
1,994.51 |
1,668.40 |
1,570.32 |
欧洲的银行卡交易业务主要集中在几个大的欧洲国家。从2004年交易份额分析(如图1),英、法、德、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瑞典和比利时占据了85%的市场份额。本文主要选取第一集团中各具特色的德国和法国银行卡收单市场进行对比分析。
三、德国银行卡收单市场概况
(一)发卡机构情况
截至2004年年底,德国银行卡市场中有1.09亿张的支付功能卡,其中借记功能卡有8915万张(见表4)。与此相对应,德国有5.2万台的ATM终端和52万台POS终端可以受理这些支付功能卡。
表4 德国银行卡发卡量及终端数量(2000-2004)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发卡量(百万张) |
109.45 |
123.9 |
113.35 |
110.72 |
109.59 |
ATM(万台) |
4.8 |
4.9 |
5.0 |
5.1 |
5.2 |
POS(万台) |
59.1 |
43.6 |
46.1 |
49.6 |
52.0 |
就发卡机构来说,没有一家机构占有绝对优势,前六家发卡机构仅占32%左右的市场份额。
从交易种类来分析,德国消费者对现金或者借记支付方式的倾向性颇为明显(见附表5)。德国的ATM交易量与POS取现交易量不相上下,但是ATM交易额2倍甚至3倍于POS交易额,说明POS取现交易每笔额度远小于ATM交易。另外,电子货币圈存和圈提交易也占了一小部分的份额。
表5 德国各种交易量及金额对比(2000-2004)
各种交易笔数及交易额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ATM取现笔数(亿笔) |
1.72 |
1.65 |
1.67 |
2.04 |
2.4 |
ATM取现金额(亿欧元) |
2538.7 |
2605.3 |
2650.3 |
3035.7 |
3402.4 |
不分卡类型的POS交易笔数(亿笔) |
1.46 |
1.68 |
1.9 |
2.05 |
2.27 |
不分卡类型的POS交易金额(亿欧元) |
1097.3 |
1214.5 |
1332 |
1404.8 |
1501.3 |
电子货币卡圈存/圈提交易金额(亿欧元) |
3.71 |
3.71 |
4.42 |
4.16 |
4.17 |
电子货币卡圈存/圈提交易金额(亿欧元) |
1.2 |
1 |
1.2 |
1.1 |
1.1 |
(二)收单机构情况
1、收单市场的总体特点
目前,德国收单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专业化服务机构占市场主导地位。
★收单机构和收单数据处理机构存在紧密的战略联盟关系。
★从信用卡收单来看,德国的信用卡收单在1999年6月前是根据信用卡品牌收单的,从1999年7月开始实行混合收单制。由于市场竞争的影响,导致交换费和平均商户扣率不断下降,分别为1.5%和2%。
★借记卡的处理和收单主要由网络运营商进行:信用卡和借记卡收单以前处于分离状态,而目前两种卡的收单将逐步趋于统一。借记卡的处理和收单由网络服务运营商进行,2004年底德国有25家网络服务运营商。
2、基于POS的支付方式概况
在德国,基于POS的支付方式主要分借记卡和信用卡两种。借记卡有6种支付方式:电子现金支付方式(electronic cash)、电子现金IC卡支付方式(electronic cash chip)、POZ交易方式(POSohneZahlungsgaranti)、电子转帐(ELV)支付方式、电子钱包卡、万事顺支付方式,具体特性见附表8。其中,与银联类似的借记卡支付方式有电子现金和万事顺支付方式。
3、收单机构概况
德国的主要收单机构包括ConCardis、B+S Card Service、Citibank Card Acceptance、GZS、Easycash和Telecash。
★ConCardis是最重要的收单机构,在信用卡收单领域,获得了VISA、万事达和美运卡在整个欧洲的收单许可;在借记卡收单领域,获得了VISA Electron和万事顺在整个欧洲的收单许可。
★B+S Card Service是德国最大的收单机构。在信用卡收单领域,为VISA、万事达和JCB收单;在借记卡收单领域,为万事顺、VISA Electron和电子钱包卡收单。
★Citibank Card Acceptance是花旗银行的专业收单机构。在信用卡收单领域,为VISA、万事达和大莱卡收单;在借记卡收单领域,为VISA Electron收单。Citibank Card Acceptance同时还是中等规模的网络运营商,负责为美运和JCB转接。
★GZS是一家专注于数据处理的支付系统服务公司。为德国2300家金融机构提供无现金交易和卡交易数据处理服务。
★Easycash是德国的POS网络运营商之一,2002年被GZS收购,成为其全资子公司,GZS籍此进入借记卡收单业务领域。
★Telecash是FDC在德国的全资子公司,专门为POS机和互联网无现金支付提供服务。
四、法国银行卡收单市场概况
(一)总体概况
截至2004年年底,法国银行卡市场中有4599万张的支付功能卡,并配套有4.4万台的ATM终端和106万台POS终端(见附表6)。
表6 法国银行卡发卡量及终端数量(2000-2004)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发卡量(百万张) |
36.91 |
39.73 |
41.85 |
44.38 |
45.99 |
ATM(万台) |
3.5 |
3.7 |
3.9 |
4.2 |
4.4 |
POS(万台) |
83.9 |
90.4 |
95.6 |
100.0 |
106.0 |
与德国相反的是,法国POS交易量和交易额都基本两倍于ATM取现交易(见附表7),说明法国的支付产业较德国更为活跃,而法国人更倾向于用卡支付。
附表7 法国各种交易量及金额对比(2000-2004)
各种交易笔数及交易额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ATM取现笔数(亿笔) |
1.08 |
1.17 |
1.21 |
1.24 |
1.26 |
ATM取现金额(亿欧元) |
660 |
710 |
760 |
810 |
852 |
不分卡类型的POS交易笔数(亿笔) |
3.29 |
3.67 |
4.1 |
4.34 |
4.65 |
不分卡类型的POS交易金额(亿欧元) |
1530 |
1700 |
1900 |
2040 |
2196 |
电子货币卡圈存/圈提交易金额(亿欧元) |
0 |
60 |
260 |
279 |
200 |
电子货币卡圈存/圈提交易金额(亿欧元) |
0 |
0.2 |
0.8 |
0.8 |
- |
法国的银行卡产业比较发达:一方面,发卡量以及ATM/POS终端数目较大;另一方面,卡片的使用率,尤其是在POS上的使用率很高。此外,法国银行卡产业在引入新技术,尤其是芯片卡技术上走在世界前列。
概括来说,法国银行卡产业有如下几个特征:
★银行卡市场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2003年平均每58个人就拥有1台POS机,平均每1417个人就拥有1台ATM机。
★银行卡交易非常普遍:在日常消费中,当金额超过15欧元,法国人通常选择使用银行卡支付。法国2003年使用银行卡的支付交易量超过43亿,首次超过使用支票的支付交易量。
★银行卡欺诈率低:因为使用芯片卡,法国银行卡的欺诈率仅为0.02%,而且其中80%以上来自于使用磁条的跨境交易。
★CB卡组织是法国国内唯一的银行卡组织,它负责转接全部内卡跨行交易并负责外卡在法国全部交易的转接,CB国际卡的国际受理环境完全由VISA和MC代理。
(二)收单市场概况
法国银行卡收单市场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收单专业化服务不发达,银行仍是收单行业的主力军。在法国收单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的收单机构都是银行。
★商户收单市场上呈现多头垄断竞争的局面。主要5家收单行占据了87%的市场份额,分别为CreditAgricole/Credit Lyonnais,CreditMutuel/CIC,BanquePopolaire,BNP Paribas,SocieteGenerale。然而,仅就大中城市而言,BNP Paribas和SocieteGenerale所占市场份额还要高一些。
★法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CB对法国银行卡受理市场有较强的控制。根据CB的规定,在法国从事一般银行卡收单业务的机构都必须加入CB,接受CB对其的直接管理。
★在CB控制的银行卡系统之外,消费者金融服务机构发展了自己的网络。例如Cetelem在全球20个国家共有30万特约商户,其中接近40%在法国。
★得益于收单行间的激烈竞争,法国的商户扣率水平普遍较低:借记卡平均为0.7%,贷记卡平均为1%。
五、SEPA计划推动下的欧洲银行卡市场:任重而道远
事实表明,虽然欧盟大部分地区采用统一的货币进行支付,但各国的支付系统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欧盟经济系统将会逐步凸现引发风险的端倪,因此,SEPA计划的最终目标是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创造更具竞争力的欧洲支付市场。
然而,SEPA计划的实施需要很大的成本,成本的落脚点将是各个支付市场中的银行。对于大多数欧洲银行而言,支付处理始终是不起眼的部分,由于目前各个银行都已具备各自现行的支付系统,因此很难让他们为新的支付清算系统重新进行投资。欧洲中央银行可以把SEPA计划与EMV迁移相结合,考虑如何与各国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起利用这个机会重新评估后台支付系统,观察是否到了进行更换或者升级的时候,从而对现有的支付系统进行整体转型,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收益。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欧洲中央银行还是各国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都会为这个未来统一的支付市场付出巨大成本。然而,如果以SEPA计划为核心的欧洲支付市场能成功实施,将为重新洗牌国际支付市场奠定基础。
本文章关键词:法国留学 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