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来,法国史学界兴起了一股“通史热”,若干部关于法国的多卷本通史相继出版,引起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注意。这些著作包括迪比、拉杜里、孚雷、阿古隆合作撰写的5卷本《法国通史》(1987-1990年出版)、布尔及埃尔和勒维尔主编的3卷本《法国史》(1989-1990年出版)、勒甘撰写的3卷本《法国人的历史,19-20世纪》(1984年)、布罗代尔的3卷本《法兰西的特性》(1986年)和博纳的《法兰西民族的产生》(1985年)等。另外还有专题性的通史,如迪比主编的5卷本《法国城市史》(1980-1985年出版)、迪比和瓦龙主编的4卷本《法国乡村史》(1975-1976年出版)、阿利耶斯和迪比主编的5卷本《私生活史》(1985-1987年出版)、夏尔蒂埃和马丁主编的4卷本《法国出版史》(1983-1991年出版)、勒高夫和雷蒙主编的3卷本《法国宗教史》(1988-1991年出版)和肖尔维和伊莱尔主编的3卷本《法兰西宗教史》(1985-1988年出版)等。
出版界和史学界集中第一流专家的力量,经过多年努力合作写成如此众多大部头综合性史学著作,我们从这种现象中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一是法国历史学家的治学观念有所改变。过去史学家多主张固守各自专长的领域,不大重视广泛的综合性研究。现在,那种认为广泛的综合性研究有失严谨、缺乏深度的看法已为大多数历史学家所摈弃;二是这种综合性论著已不限于一般性介绍本民族的历史,而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和领域,例如城市史、乡村史、宗教史、私生活史等;三是反映了法国公众近来了解本民族历史和加强法国的国际影响的愿望大为加强。当然,这种愿望和历史上对民族国家的崇尚不尽相同,它更多地表现为对法兰西民族的本质、特性和自我意识的深层次探求。同时,这似乎和欧洲联盟的发展在法国人的潜意识中产生的影响不无关系。
本文章关键词:法国留学 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