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新年的钟声在子时敲响,窗外焰火纷飞,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氛围,但年过花甲的叶忠传和其老伴却没有心思迎接新年,他们盼望的是远在德国留学的儿子能打个电话回来,最后还是没有盼到,尽管已经盼望了近半年。
除夕之夜,他们觉得比一年还长,焦急的心已经飞到了德国,他们魂牵梦绕的儿子为什么不和家里联系?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受到人身伤害?他们整天这样猜测。现在只要电话铃一响,老俩口子都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跑着去抓听筒,但每次都有点失望。
去年7月失去联系
“还是去年7月份来过一次电话,至今再也没联系过我们。”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上次来电话的时间,叶妈妈记得很清楚。
他的儿子名叫叶飞(化名),原是1998级同济大学汽车制造业学生,一年之后去了德国,学了半年德语,2000年6月进入德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计算机专业,本硕连读。
孩子出国本来是件很荣耀的事情,但在老叶夫妇看来,却成了一件烦心事,看不见,抓不着,不知道孩子现在在做什么,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心理上有了障碍。
之前,几乎每个周末都打电话回来,汇报学习与生活情况。但在2004年就有点不太正常,5月8日与父母联系过一次,之后近2个月没和家里联系。后来儿子在电话里提到,是因为网站感染病毒,学校公寓有2个月不让他上网,他心情比较糟糕。这一细节,老叶记得很清楚。儿子的性格有点内向,不喜欢罗嗦,当时父母也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想来想去,我们也没有得罪他啊。”老叶就是捉摸不透。
父母托人带过口信
2004年3月份,老叶托回国的同学带去6千欧元,相当于人民币6万多元。“最多够用一年,后来再也没给过。”老叶说,儿子没有打工,不知道生活费从哪里来。
叶飞原来有一部手机,后来坏了,住所也没有电话,都是叶飞单向联系家人。父母焦急,连写了3封信给儿子,但都没回音。
父母还托一位在德国的北京人庄先生去找儿子。庄先生称今年1月份在超市里见到过叶飞,当时叶飞答应打电话回来。
父母联系儿子原在同济大学的同学何其,何其说,找到了他在外面的私人住所,上贴着名字,但门关着,窗帘也拉着,何其留了纸条,转达父母的口信。
记者联系了德国的何其,他说,还是在2004年12月见到叶飞的。“那时他没什么不正常的举动。”何其说。
“这里没有系,没有班主任,一切靠自己,即使找到学校,也不一定找到他。”何其说。
怀疑儿子心理障碍
老叶夫妇担心儿子是不是心理上有解不开的疙瘩,是不是碰到了困难。“现在见不到他,也没法了解,更没法开导他。”叶妈妈说着,泪水流了下来,“万一自杀或做坏事那怎么办?”
老叶夫妇一方面很焦急,另一方面却不敢联系校方和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担心最后找到孩子,却弄得满城风雨,影响孩子的学业。”叶妈妈无奈地表示。
他们咨询过去德国的国际旅行社,得知必须所有成员一起行动,不许擅自离队,也没有直接去亚琛的线路。如果办理因私出国业务,必须有直系亲属的邀请函,这又让他们为难。
他们现在闭上眼睛就是儿子的身影,儿子在做什么,儿子在想什么,父母也不知道。
老叶夫妇猜测孩子的反常举动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所致。原来听说今年是孩子实习期,其他同学都到了另外城市去实习,也不知道他的最近情况如何。
何其说,每个人的课程进度不一样,如果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说有什么缺点,那就只有一个:课程难度高居德国名校榜首。他举例说,计算机专业,600个注册的学生,但每年最多只能毕业10多个。
“与以前法国、日本的同学也都和他断交了。”老叶夫妇猜不透儿子的心思。
本文章关键词:德国留学预科 德国留学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