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经济复苏或放缓
财政紧缩影响显现
据海外机构最新调查显示,因财政紧缩方案开始产生不利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在未来一年料将放缓。不过,欧元区陷入二次衰退的几率仍处于低位。
法国兴业银行的Klaus Baader表示,第二季度经济之所以表现积极均源于不同寻常的短期因素,而且这些因素不大可能再次出现。但在当前水准,调查指标仍显示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将稳健。
分析师将欧元区2010年经济增长预期从上月的1.2%上调至1.5%,创2008年底对该数据进行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准。分析师还预计,欧元区2011年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4%,与8月预期相同。
此外,令决策者焦虑的是,欧元区成员国的复苏速度不一,德国和法国已经阔步前进,但希腊等较小成员国仍在应对衰退。
柏林经济研究机构DIW的Ferdinand Fichtner表示,一些经济体看起来已经达成可持续复苏路径,但其他一些国家仍在努力应对衰退。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将令欧元区货币政策面临严重挑战。
哪个国家是创建欧元区最大的受益者?我的答案是德国。德国人自己很难接受这种观点,但他们必须打消这种疑虑。德国不仅是从中受益,而且对于这一点,它还必须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只有那样,德国人才有可能支持欧元区亟需进行的各项改革。
我们的出发点必须是:危机并未结束,不过是处于休眠状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上周二表示,"欧盟目前的经济前景要好于一年前,这尤其要归功于我们的果断行动。"此言不差。但信心显然尚未恢复,经济仍可能遭受新的冲击。
那么,面对这些冲击,德国人为何还要相信欧元区成功与否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最直接的答案是:德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2000年至2008年间,在对德国产出的总需求增长中,有2/3来自外部需求。德国既需要垄断市场,也需要具有竞争力的汇率。欧元区同时满足了这两个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欧元会发生什么?随着汇率危机令欧洲经济遭受重创,德国马克的汇率会大幅飙升,就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在欧洲外围地区,货币贬值幅度至少不会低于英镑的水平。由于不存在此类冲击,德国经济复苏的前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仅凭这一点,创建欧元区带给德国的好处,就远远大于德国对其贸易伙伴国的贡献。同时,这也给德国经济带来了重大收益。德国企业家和政府对此都十分清楚。
因此,我认为,由于德国是欧元区一大受惠者,奋力争取欧元区得以维持,同时让外围国家成功调整政策,这种做法符合德国的利益,尽管这种观点很不招人待见。
欧元一直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实际上,德国目前的通胀率要低于由德国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时期。欧元还为德国经济挡开了更大的冲击。目前的挑战在于,如何改变欧元区的运作方式,并改革其制度,使欧元区经济有利于所有人。变革是痛苦的,但除此以外,德国没有其他更明智的选择。
本文章关键词:韩国留学预科 德国留学预科 法国留学预科 日本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