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今日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指出,七成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生具有高等教育家庭背景,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加快和各种机会的增多,留学回国人员将不断增加。最近我国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都有20万以上,同时有10多万留学生回国,回国人数年增长率达30%左右。
七成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生以语言类专业为主
在调查研究中,将大学毕业生家庭所处的教育背景划分为5类: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其中大学及研究生为高等教育背景。2011届选择留学的本科毕业生中,约六成(58%)学生的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大学,12%的学生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研究生,24%的学生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高中,而来自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家庭的人群比例最小,只有6%。
蓝皮书指出,从2011届本科毕业留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数据来看,一半以上留学人员家庭背景是大学学历,七成的留学人员家庭背景是高等教育,94%的留学人员家庭背景是高中以上学历,由此可见,高学历的父母的眼光更具有前瞻性,能在文化教育方面给予子女更多的支持。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本科毕业后留学的学生留学之前的专业多数为语言类。留学比例最高的前10种专业当中,语言类专业占了6种,其中法语专业的留学比例为7.8%,德语专业的留学比例为7.6%,俄语专业的留学比例为4.7%,对外汉语、日语、朝鲜语等专业的留学比例都超过2%。这类现象的原因是语言类本科毕业生,拥有语言优势,选择出国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语言交流性,另一方面可以依靠自己本科四年的语言学习,尽快融入留学目的国,进而学习其他专业,使自己成为综合性人才。
除了语言类专业,金融类、信息类、环境类、物理类的专业留学比例也比较高。金融工程留学比例为6.3%,金融学留学比例为2.2%,信息安全专业的留学比例为3.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留学比例为1.8%,环境工程及环境科学的留学比例都超过1.5%。国内就业比较热门的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专业留学比例相对小。
留学人员回归高潮涌起,回国创业是重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学人员的回国发展逐渐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趋势。近几年,我国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包括“人才强国”国家战略的提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等重要计划的出台,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以及由此带动的全国对人才培养、引进、评估、使用的热潮,正显现着党和政府吸引和培养海外人才的高度、魄力以及努力,这将是惠及中国百年发展的宏伟举措,也给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蓝皮书指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历史上的人才流动规律相似,最近我国每年的出国留学人数都有20万以上,同时有10多万留学生回国,回国人数年增长率达30%左右。2011年,留学生回国人数达到18.62万人,比2010年的13.52万增长37.7%。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各方面环境不断改善,加上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加快和各种机会的增多,留学回国人员将不断增加。
以前,留学回国人员从事的职业大多是教学、科研工作。而最近几年,回国自行创办和合作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呈现上升趋势,超过了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员,这与我国留学市场化的过程相一致。20世纪80年代以前,留学人员大多是公派出国,主要学习理工科专业,毕业回国要继续回到原单位服务。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留学已经市场化,留学群体的主体逐渐转变为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同时,受中国入世的影响,留学学习的专业多集中在高新技术、工商、管理、经济、法律、金融、财务和其他人文学科。这部分人很多是体制外的,没有原单位。这批留学人员回国后,会适应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量加入到创业和就业的领域中去。由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管理等非传统领域增长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留学回国人员在这些领域创业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 HND留学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