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预科网 >> HND留学 >> HND留学故事 >> 正文

归或不归 四个海外博士就在那里 一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12

对于时下的海外学子而言,“归不归”其实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是“怎么归”。

在北美、欧洲以及亚洲等中国留学生聚集的“圈子”里,一些博士毕业面临择业压力的年轻人,正在为去留的问题激烈斗争。一股彷徨、焦虑的情绪在蔓延。

“归吧,(国内)消费与国际接轨了,收入归到了第四世界,怎么归?回国图个啥?”也有人追问:“那每天吃饭图啥啊,活着图啥啊?”

“圈子”内的争论再次打破既有单纯、平静的求学生活。

在距离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开启留学生涯140年的今天,一些博士海归开始为能否回国、以何种身份回国而纠结。

想做事的人还是想回来

即使是现在,郭伟(化名)仍然不确定自己是否要回国,虽然他在一两年前就在考虑不再续签工作合同。受他法国导师的看重和挽留,他一直待在国外做博士后,负责一些项目及研究工作。其间有一天,他远在上海的夫人在电话中跟他讨论“幸福感”的问题,他才意识到回国发展的紧迫性对家庭而言,经济上的考虑固然重要,但一家人在一起才是首要的目标。

现在,郭伟开始留意国内外好的就业机会,并频频与国内几家单位接洽,游走于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

与那些在国外拿到学位的“纯海归”不同,郭伟的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国内获得,随后他赴法国做博士后,因此算是“半海归”。

坐在宿舍电脑前和记者视频聊天,郭伟强调:“人太多了,得先回国占一个位置。占个位置很重要!”

其实,国内用人单位对于“一般”海归挑挑拣拣的做法已非新闻。由于近年受欧洲的债务危机以及美国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的中国,海外人才不断涌入,以前那种海外学历吃香的时代正在远去。这或许是当下中国的一个时代特征。

博士学位还不够

一边是高校、科研机构,一边是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在回国路径的抉择上,高校与城市是两个重要的衡量因素。

多数情况下,博士毕业的海归会首选高校,如“211工程”名校,以国内排名TOP10为主。如果遇到非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不去的情况,甚至退而求其次,进入一般大学的也大有人在。

留学生倾向于国内名校的职位,国内高校同样看重海归们的名校身份。近年来,名校之争、大城市之争在海归的归国选择中愈演愈烈,这让很多国内名校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位也越来越少,让一般人不敢染指。

以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为例,一些高校所聘岗位不仅要求求职者是留学海外的博士、博士后,还必须来自海外如北美名校。中国前20名的高校对于北美高校的博士生,尤其是拿到终身教职的人才,基本上会照单全收。

“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国内高校对留学生"海外名校毕业"的身份要求近乎苛刻,甚至已超出职位本身的能力要求。”郭伟说。

去年,郭伟到上海某高校应聘,对方出于对他“非名校出身”的判断,继而对他的科研能力、专业方向也不在意起来。对方甚至明确表态:你来了后能拉来项目、拉来钱吗?

“国内高校不是想培养大师,而是想引进大师,通过引进来带动一个方向或领域。”这种直白的表述引发了郭伟的沮丧和愤怒,“它们(国内高校)缺乏容忍、隐忍、厚积薄发的精神,急功近利,很想成功,又没有耐心。”

通过和在海外工作多年的老外、海归们交流,郭伟发现大家在某一点上有着高度的认同:想回国发展,想要获得更好的机会,博士学位已远远不够。必须在海外高校拿到教职,那时候回国才会受到“真正的”欢迎。

过渡阶段先占个位置

相比较国内博士生每月几百元的补贴,国外的补贴、奖学金则相对丰厚许多。在韩国,博士奖学金为150万元韩币,相当于9000多元人民币。其中除去70万元的学费,以及每个月三四十万元的伙食费,还能省下一部分。其博士后月薪约为240万元韩币。

在欧洲,博士后的月薪约为2400欧元,维持基本生活且尚有结余不成问题。

在北美,取决于不同州,博士的全奖略有不同,但平均也在2万美元左右。

依靠微薄的补贴或奖学金,尤其读到博士的同学往往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很多已经娶妻生子,国内的博士生将面临生存困境,他们很难不向家里要钱,而且这种境遇还和导师的水平有很大关系。在生活的重压下,又期望他们做出优秀的研究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博士生在待遇上的国别差异,恰恰反映出他们在就业后所获得的薪酬水平。“海外的博士挣钱确实比国内多,如果我们回到国内一线城市从讲师做起,每个月几千元的基本工资很难撑起一个家庭。”郭伟说,所以他会相应降低标准,先在国内占一个位置过渡一下,然后再考虑进一步发展。例如,去二三线城市发展。

本文章关键词:HND留学 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留学生的麻辣故事汇
人物一:林秋   就读学校:美国圣约翰学院  一堂课两老师 20个学生全程讨论  2009年4月,当考生还在为高考冲刺时,海南中学高三学生林秋以优异成绩考取美国圣约翰学院,并获得每年4万美金的奖学金。  严格说…

下一篇:归或不归 四个海外博士都在那里 二
郭伟的选择虽然是一种权宜之计,但他认为这也是目前最为可行的办法。对于不少倾向于回国的海外学子来说,国内的位置越来越少,待遇也不高,这让他们难以抉择,陷入想回又不能回的两难境地。“想做事的人还是想回来,…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友情链接

留学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11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项目合作:15801555540

留学114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428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