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理论名家讲堂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座在北京大学举行
5月3日上午,北京高校理论名家讲堂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座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凯原楼报告厅举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唐立军、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出席活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11计划“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郭建宁教授担任首场讲座的主讲人,为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高校的300余名同学主讲“文化强国与中国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寇红江,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张庆东,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霍晓丹参加活动。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王达品主持。
北大韩国留学预科 www.liuxue114.com/bdhg/ 叶静漪对北京高校理论名家讲堂的启动和首场讲座的举办表示祝贺。她指出,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切企盼,是凝聚力量、激励国人为之不懈奋斗的时代话语,也是青年学子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现实指向。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明确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梦,是当代北大人对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贡献。”朱善璐书记和王恩哥校长提出“圆梦行动不能等”,北大党委把“实现中国梦,先育筑梦人”作为重要理念,鼓励和引导北大学子勇当筑梦人。她介绍了北大正在开展的以“圆梦北大 筑梦中华”为主题的“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阶段性成果和总体推进思路。她表示,理论名家讲堂的举办对于帮助广大高校师生明确奋斗方向,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她希望同学们不懈奋斗,努力成长为可担当实现中国梦大任的栋梁之材。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唐立军指出,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北京高校“理论名家讲堂”系列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大师讲。讲堂将由各领域的理论名家担纲。二是读经典。邀请理论名家为学生推荐经典书目,举办“理论名家面对面”活动。三是网上谈。依托“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平台,举办“中国梦大家谈”活动,请理论名家、高校师生以微言微语的形式,研讨、宣讲“中国梦”及理论问题。同时组织理论名家、学生理论骨干到社区、农村、企业等社会基层单位宣讲理论。他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要深化思想认识,从理论与实践的映证、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国际和国内的比较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和优势,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二要刻苦学习钻研,立志成长成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发奋成才,投身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三要发扬五四精神,共筑中国梦想,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努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践行者、先行者,同心协力,让伟大的“中国梦”梦想成真!
启动仪式结束后,郭建宁教授作题为“文化强国与中国梦”的讲座。他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从“变器物”到“变制度”再到“变文化”的发展历程,对文化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建设文化大国到打造文化强国应该是青年学生的共同追求和担当。他在介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时指出,对于文化建设而言,核心价值是主导,软实力是关键,精神家园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文化建设具有引导性、整合性、包容性等特点;文化软实力在性质上是创造力,对外是竞争力、对内是凝聚力,在表现方式上是亲和力,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提升;建设精神家园需要实现文化认同、文化包容、文化传承和创新。他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梦的深刻阐述,剖析了中国梦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实现路径及其与五四传统、大学精神的内在联系。他强调,高校为实现中国梦,应当坚持教育为本,注重文化引领,突出学术创新,强调大学担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体现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体现为中国人的进步。因此,每个人都要有一份责任与担当,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北京高校理论名家讲堂系列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首场讲座活动由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承办,活动旨在帮助首都高校学生深化对中国梦的认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引导和促进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学习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