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举行生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两周年工作进展咨询会
5月9日上午,生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两周年工作进展咨询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及中科院院士、原国家政协副主席王志珍,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等专家学者应邀参会,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研究生院院长陈十一,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负责人施一公、饶毅,以及科技部、财政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主持。
北大韩国留学预科 www.liuxue114.com/bdhg/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成立于2011年4月,由教育部、科技部和财政部设计并组织,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密切配合,按照“统一领导、顶层设计、强强联合、务实发展、动态调整”的原则组建而成。
会上,王恩哥、康克军分别代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介绍了对联合中心建设的支持情况。施一公、饶毅作为联合中心负责人汇报了中心改革进展的情况。施一公介绍了中心在人事管理、科研管理、教育与科技融合等方面的改革措施;饶毅则重点介绍了中心促进教学与科研融合、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之后,联合中心本科生委员会、研究生委员会、博士后委员会分别汇报了联合中心在招生宣传、录取机制、课程设计、培养机制和奖励激励等方面的措施。
王志珍、侯建国、黄达人、曹雪涛、王晓东、徐安龙和马红等与会的七位专家肯定了联合中心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探索与贡献,并对联合中心下一步的发展建言献策。他们分别就发挥科研优势、推进机制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科学的研究绩效评估机制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强调了三部委对中心给予长期稳定支持的重要性。
王恩哥对与会专家的建议表示感谢,对联合中心在推进两校相互学习和交流方面作出的探索表示肯定,并建议两所学校的研究人员在相互学习、借鉴的同时保持各自独有的特质,使研究方向多元化,为学生和研究员提供更多的选择。康克军建议联合中心采取更灵活的机制,吸纳博士后研究力量,招揽人才,壮大科研实力。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彭以祺在发言中提出两方面的建议:中心应进一步规范管理,找准发展阶段合理性与研究中心特殊性之间的平衡点;应参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经验,积极吸纳有利因素。
杜占元在讲话中指出,联合中心成立两年来成效明显、成果显著,在未来发展中联合中心应牢固确立开展基础研究和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定位,解决好科学研究与教学育人的关系,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发挥专家教授在治学方面的主动性和创新力。对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下一阶段的工作,他提出了六点要求: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高度重视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科学研究与教学育人相结合,重视原发性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发挥研究机构的科学普及作用,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联合中心的国际化水平,树立世界一流的目标;总结历史经验,确定未来战略,继续推进联合研究工作。
在咨询会前,杜占元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调研。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及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谢心澄等陪同调研。杜占元一行先后来到谱学和高分辨探测实验室、低温和量子输运实验室、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微纳加工实验室,听取了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