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周末:在英国学校里生活怎么样?
薄瓜瓜:我上的学校管理非常严格,周末不放假,连本地学生也见不到家人。开始每星期只有60便士的零花钱,等于七八元人民币。我全部用来买零食都吃不饱,经常觉得特别饿。(笑)
青年周末:每星期只有60便士的零花钱是学校的规定?
薄瓜瓜:对,很多人对英国的名校有误解。英国的学校也是五花八门,私立高级学校靠钱也能去,但像哈罗这类非常传统的学校,绝不给你舒适的生活。英国的传统观念看不起那些谈钱谈地位的人,不少人连“贵族”这个词都要回避。这种学校的生活条件也十分简陋,甚至连暖气都不开,就是要让你吃些苦,磨练你的心志。
记得那时候,我和一些同学饿坏了,到晚上就把枕头套扯下来,悄悄跑到厨房,看到有什么吃的,比如苹果啦,吃剩的牛排啦,抓过来就往枕头套里扔,拎回来大家一块分享。
青年周末:是自告奋勇吗?
薄瓜瓜:当然了。这种感觉挺好,好像Robin Hood(罗宾汉)(笑)。 大家是一个集体,都在体会这种生活。在哈罗的时候,我还给同学打字“赚钱”,因为我打字的速度比其他人都快。标准价格是5镑一篇文章,这个“生意”一直都不错。(笑)
青年周末:那时候有没有动过回国的念头?
薄瓜瓜:没有。我很怕半途而废,所以就是再难熬,我也要咬牙坚持。记得最开始,一下子到了完全陌生的环境,特痛苦,特别想家人,尤其想妈妈。但是新生不允许用电话,一个月后才可以每周打10分钟,我就给妈妈狂发E-mail,可是老师已经给家长布置过,第一个月家里要和孩子中断一切联系,必须让孩子独立闯过这一关。我那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不回信,就不停地发——“妈妈你在哪儿?我想你!你在哪儿?怎么不给我回?”一周就发了80多封。但为了锻炼我,妈妈就是不回复。
得高分没有任何秘密
青年周末:你在哈罗公学就是奖学金学生,资料上还记载着你毕业考试得了11个“A加星”,名列前茅。学习对你是不是一项重大挑战?
薄瓜瓜:看用什么心态学了。我学习有两种,一是学校的课业和考试,二是自己要修炼的东西。学校课业倒没多难。英国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上化学、物理、生物,当初我都没学过。我狠劲儿用两周时间把这三本教材都背熟了,结果这方面一下占了上风,预备学校毕业时还得到全校唯一的自然科学奖。在哈罗宗教课一开始比较难,这也是中国学生没有的课程。但当理解了其中的知识架构,也就没有难点了。后来我的学习笔记还被当作范本在学校印发了。实际上,学习没有任何秘密,得11个“A加星”也只是敢于定下这个目标罢了,只要努力,就没有“弱项”。
在牛津更刺激,特别是PPE(政、经、哲)的本科,公认是攻坚战,有些人甚至先上牛津的研究生,再考本科。光读那么多经典原著,时间就紧绷绷的。而在读书中又会挖出很多不同的理论和思想,把学校的课业和自己修炼内容结合,确实是不小的挑战。
青年周末:考试前会压力大到睡不着吗?
薄瓜瓜:不是压力大到睡不着,而是经常为了突击学习没时间睡觉。加上自己还选修了一些额外的课程,比如天文学之类。我觉得考试很有意义,能让你在短期内吸收大量的知识,突飞猛进。
青年周末:你是说很享受考试?
薄瓜瓜:(笑)我的觉悟还没这么高。但我享受每次考试之后的那种“痛快感”,大脑迅速膨胀之后的收获让人很有成就感。
青年周末:是怎么想到要出这本《还有不同》的书的?
薄瓜瓜: 这本书的内容其实是我平时积累的构思。我平时也会和老师讨论写作,正巧这些东西被出版社看到了,他们有兴趣出。其实后来我写的几本更好一些,但都是自己打印给一部分人看的,没有出版发行。
青年周末:你好像有很多时间,除了读书、写书,还办这么多活动?
薄瓜瓜: 我把做的所有事情都当作学业的一部分,比如通过演讲和辩论来激活自己的思想,体会到更深刻的东西。想做的事,我都能找出时间,我只不过是笨鸟先飞,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青年周末:你在哈罗公学期间还报名参加了军训中的“攻击性淘汰赛”,相当于铁人三项,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8名学生,据说你是其中惟一的东方人。参加这个比赛为了证明什么吗?
薄瓜瓜:有人说,东方人体力不行,我不信,偏要试一试。既然参加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笑到最后。不只为了荣誉, 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检测一下自己的体能极限和意志力。
五个志愿,只报牛津PPE这一个
青年周末:评选“十杰”的报道说你在英国给中国人创了好几个“第一”。你的好胜心似乎特别强,是家庭影响吗?
薄瓜瓜:我不喜欢被贴上任何标签。比如想参加牛津大学里所谓难度最大的考学,当时一些朋友就劝阻我,尤其是对牛津有了解的当地人,他们认为,我考牛津没问题,但选PPE专业就是自找麻烦了,如果还要报条件最苛刻的创史学院,录取的几率就更小了。原来我还没意识到,同是牛津还有这么大差别。我越想越觉得这样尖端的挑战特有意思,放弃本身就是失败。我不会为了上个名牌大学就放弃更高的挑战。所以在填报大学五个志愿时,我就只报了牛津PPE这一个,没给自己留后路,也算是“背水一战”吧!
非常支持我的是妈妈。后来我才知道,她支持这样报的原因并不是认为我会成功,恰恰相反,她曾预料我会经历一次重大失败,但她相信“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取得的成功具有同等价值”,你可以陶醉于成功,但更津津有味的是人生体验。
本文章关键词:薄瓜,瓜瓜,瓜接,接受,受专,专访,访:,:享,享受,受被,被误,误解,解组,组图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