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方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向低年级学生们展示学长们的优异表现,通过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让低年级学生们找准奋斗目标,伊顿的良好校风、礼仪,就这样代代相传。同时,人都有从众心理,尤其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最希望获得认可。他们害怕被排斥在外,会努力靠拢集体,会不自觉的对照“伊顿标准”去完善自己,以免成为“被淘汰的失败者”。因此,不论伊顿公学如何标榜自己一直致力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实际上他们培养的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标准贵族”,只不过,有的人骑术精湛,有的人声乐不凡。
学校培养同窗友谊
这种少年时的影响是如此深厚,以至于这些学生长大后还对这种情谊恋恋不舍,因此倾向于彼此家族间互相通婚,往往是你娶了我的妹妹,我娶了他的表姐,正好大家都门当户对。而且,根深蒂固的伊顿标准让他们也很难再接受圈外那些“不合规矩的下等人”。
既然这些人把伊顿公学出身看得这么重,也就不会给自己的儿子选择其他的学校。有一名伊顿毕业生曾透露,从他往上再数七辈,家里的男性全部都毕业于伊顿公学。大英帝国称雄世界的时期,伊顿公学曾是英国殖民地上层家庭男孩的首选,从印度王子到阿拉伯王子,人人一口“伊顿”口音,见了面不谈国事,先称兄道弟弄清楚对方在校的年头辈分,以及住在伊顿的宿舍楼和房间号,关系就拉近了许多。
这一传统也延续至今,英国政界有所谓的“伊顿党”,学长提拔学弟,共同把持重要部门;商界,“伊顿人”也更倾向于和圈内人做生意,认为校友更可信赖。对于这一现象,学校的负责人曾经颇为得意地说:“我们根本不必专门举办校友会”。谁知这种“自豪”最终成为被普通英国民众憎恨的根由。
哈里王子:典型“老伊顿人”
在如今的英国,假如被人称为“老伊顿人”(OldEtonian),就意味着你是个无能的二世祖,家长花大钱把你塞入贵族学校,你除了自大傲慢和骑马弹琴之外,什么对社会有用的真本事也没学到。进入社会后,反而通过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占据要职,还拉帮结派,形成自己的“伊顿人”小圈子,排斥、压制圈外人。
据说,当时哈里王子由于未曾通过录取考试,被伊顿公学拒之门外。伊丽莎白女王苦苦请求校长给个特殊照顾,校长也迫于全社会对戴安娜王妃的热爱,不得不招收了这个“傻学生”。因此,哈里王子一入学,便被同学们剃了一个傻头,扔出了墙外。便有英小报大肆登载哈里王子的“新发型”照片,英女王也只能装聋做哑。
但无论如何,哈里总算是熬过了6年时光,从伊顿公学毕业。虽然曾有伊顿老师声称,哈里的功课是“额外关照”才过关的,而且有些还是请人代笔,但他总算和父、兄一样,成为了一名“伊顿人”,成为了无数名人的校友。
诗人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加重了他的反叛性格
雪莱6岁开始学拉丁文,12岁进伊顿公学,因为他长得太美了,一种孩子的稚嫩和女性的柔媚,加上他居然公开反叛学校里残酷的学仆制度,一些同学组织了“恼雪团”欺负他,这可能也加重了他的反叛性格。
此外,雪莱一直都很虚弱,神经疾患,发烧,需要用鸦片,培养了他的诗人气质。18岁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有“骂自己的父亲和国王的习惯”,被同学称作“疯子雪莱”和“不信神的雪莱”。
道格拉斯•赫德:出身伊顿公学痛失英国首相宝座
曾任撒切尔内阁外交大臣的道格拉斯•赫德,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他的家人相信,“假如我没去伊顿公学,我在1990年就将当选首相”。当时的英国社会已经进入精英统治阶段,而非贵族统治阶段,民众憎恶旧特权阶层的一切,当然包括私立贵族学校里出来的“英国贵族”。考虑到这个原因,保守党舍弃了道格拉斯•赫德,推举了公立学校出身的约翰•梅杰作为该党的首相候选人,梅杰也不负众望登上首相宝座。
大卫•卡梅隆:新伊顿人代表
大卫•卡梅隆是现任英国保守党党魁,他现代、热情、活力四射,就像当年,年轻的布莱尔曾经让工党为之倾倒一样,卡梅隆也让保守党看到了重新入主唐宁街10号的希望。
很多人看好卡梅隆将成为下一任英国首相,在许多英国人看来,卡梅隆具备了一切做首相的条件。出生在一个富足的股票经纪人家庭的卡梅隆,有着同多数首相相似的经历,从小就读于赫赫有名的伊顿公学,然后考入牛津大学深造,这是一条被英国社会称为“权贵之路”的求学道路。
本文章关键词:哈里,里王,王子,子:,:典,典型,型的,的“,“老,老伊,伊顿,顿人,人”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