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留学114网 > > 留学动态

中国新的人才政策使海外人才开始大规模回流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9

  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近34万人,较前年有大幅增长。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5万人,增长了19.32%;留学回国人数增加5.13万人,增长了38.08%。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81.84万人。

人物档案

  王辉耀,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对话背景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近34万人,较前年有大幅增长。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5万人,增长了19.32%;留学回国人数增加5.13万人,增长了38.08%。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81.84万人。

  从本世纪开始,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未来30年,是否会出现更大规模的人才回流?政府又应该做些什么?日前,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王辉耀。

  中国青年报:招商银行(微博)(12.22,0.00,0.00%)发布的《2011私人财富报告》称,2010年中国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主中,27%已经移民,47%正在考虑移民。移民潮的背后,是否存在资本和人才的流失问题?

  王辉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移民海外的新华侨华人已超过600万。其中,取得美国绿卡和公民资格的中国人就达到110万人。最近3年,我国一直是美国第二大移民来源国。同时,中国也是加拿大第一移民来源国,从1998年到2008年,大约有36万名中国公民移居加拿大,占加拿大所有新移民的14%,三分之二是携带技能或资本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

  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2006年,清华和北大分别以571名与507名博士的输送量压过美国本土的伯克利分校,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

  中国青年报:目前,人才开始回流是否因为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人才吸引措施?

  王辉耀: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政府的努力,中国从本世纪开始成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自“千人计划”2008年出台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逐渐扭转成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中央和地方的最新人才吸引举措加大了人才的回流力度。2010年,中国留学生年度回国人员人数达13.48万人,创历史新高。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已吸引“千人计划”专家1500多人,加上地方政府的“千人计划”,回来的“千人计划”人才已超过万人,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中国青年报:这种变化与我国推出的一系列人才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人才政策是否会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才流入中国?

  王辉耀:答案是肯定的。目前,中国新的人才政策还包括2013年年初出台的“青年千人计划”,以及去年年底出台的“外国专家千人计划”等一系列国际人才政策创新举措,还有中国独创推出的“人才特区计划”,例如,北京的中关村(5.68,0.22,4.03%)正在打造新型的人才特区。截至目前,中关村已有1.2万名海归人才创办了超过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是10年前的20倍和12倍。

  我想,未来30年,我们会看到更大规模的人才回流,以及世界各地的人才来中国寻求发展的现象。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有文章认为,随着中国人才政策和绿卡政策的日渐开放,目前已经不只是单纯的“逆向人才流失”,即中国高级人才回国,而是“土生土长”的美国顶尖人才也开始流向中国。很显然,这一趋势还会加快。政府在人才流动的准入问题上还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比如是否可以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设立人才签证类别,更好地吸引国际人才来中国发展。

  中国青年报:对于那些不愿意回国发展和创业的留学生你怎么看?

  王辉耀:人才全球流动将会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很多人在海外也可以帮助中国发展,就像以前出去的老华侨帮助中国改革开放一样。

  中国青年报:中国留学生学成回来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是什么?

  王辉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91.8%的中国“海归”称中国有更好的经济发展机遇,这是他们回归的最重要原因。印度留学人员持同样看法的比例要低三成。另外,超过八成的中国留学人员都认为,回国后有更好的专业、职业、创业发展,有更大的人才需求市场。这一比例也远远高于印度留学人员。

  这显示了中国留学人员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中国海归觉得在祖国的生活水平会优于或等于他们在国外的情况。

  但是,大部分中国留学人员不认为回来的绝对生活质量、孩子教育与成长会有更好的保证,这甚至远低于印度人对印度有关教育、生活环境和食品构成的生活质量的信心。这说明,他们渴望政府改善商业环境、教育质量、社会风气,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本文章关键词:留学预科 出国留学读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2010年留英中国新生超过五万人
据英国《华商报》报道,英国驻中国大使吴思田2月27日在北京表示,目前有超过9万名中国大陆学生在英国留学,其中有超过7万人就读高等教育课程。中国留学生数量约占英国大学全部44.5万名国际学生中的五分之一。吴思田大…

下一篇:留学美国申请研究生 商科申请短文Essay写作技巧
留学申请短文(Essay)是国外大学本科申请、商科、文科以及个别工科专业申请的一个较为特殊的文书写作形式。不同于其他文书,要求写短文的目的是学校希望通过命题作文的方式去了解申请者的各个方面,从而对申请者有更…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出国留学工具箱
 
 
 
留学动态
 
友情链接
国际冬令营 留学专题 带薪实习 热门专业 国外大学 留学预科 留学方案 114留学首页 留学申请 国际游学 出国考试 移民 签证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2021 项目合作:13552002836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