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璋教授到西安外国语大学进行讲学
4月26日上午10点,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翻译家罗新璋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为我校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法语专业师生做了题为“翻译中的苦与乐”的报告,报告由法语教研室主任贾宝军老师主持。
在报告中,罗新璋教授通过名著中的具体句子翻译为学生剖析了笔译的技巧问题,他建议在翻译中,中文的句子一定要精炼,要“朴实无华”。同时他还勉励各位法语专业的同学,要不怕吃苦勇于钻研,翻译讲究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在学好法语的同时一定要兼顾中文的学习。整场报告活泼生动,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气氛十分活跃。他的精彩点评时时引起学生的共鸣。罗教授还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并且为数名学生签字赠书。
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使在座的师生获益非浅。
罗新璋,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63年起先后在外文局中国文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译审。作家。著有论文《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中外翻译观之“似”与“等”》,编辑《翻译论集》,译著《列那狐的故事》、《特利斯当与伊瑟》、《红与黑》等。
在翻译界,罗先生被誉为“傅译传人”。傅雷先生生前对罗先生赞许有加,在其治学精神,尤其对他在翻译方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大为赞赏。
在报告中,罗新璋教授通过名著中的具体句子翻译为学生剖析了笔译的技巧问题,他建议在翻译中,中文的句子一定要精炼,要“朴实无华”。同时他还勉励各位法语专业的同学,要不怕吃苦勇于钻研,翻译讲究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在学好法语的同时一定要兼顾中文的学习。整场报告活泼生动,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气氛十分活跃。他的精彩点评时时引起学生的共鸣。罗教授还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并且为数名学生签字赠书。
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使在座的师生获益非浅。
罗新璋,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63年起先后在外文局中国文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译审。作家。著有论文《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中外翻译观之“似”与“等”》,编辑《翻译论集》,译著《列那狐的故事》、《特利斯当与伊瑟》、《红与黑》等。
在翻译界,罗先生被誉为“傅译传人”。傅雷先生生前对罗先生赞许有加,在其治学精神,尤其对他在翻译方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大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