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系上的年轻职业人当中,朱丹丹是为数不多的热情爽快答应接受我采访的一位。从工作范畴来看,她从事的是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在如今信贷危机的环境下,风险管理这一领域仍然极缺人才。能够在风雨飘摇的行业当中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这也许是丹丹欣然接受媒体采访的原因之一吧。
丹丹来自四川成都。和这个外表文弱、说话柔声细语的女孩交谈,我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她如何能承受住投资银行超长工作时间和超强工作量的压力?
这个问题在我们的交谈中慢慢有了答案。这是个刻苦、有韧性、并善于积蓄力量的女孩子;从前在成都作电台广播节目主持的经历,培养了丹丹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很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她也是个有梦想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她可以很执著地追求。
我和她的访谈,就从这个成都重点中学的好学生在高二时选择出国开始:
朱丹丹:我的父母都是搞教育的。我在中国读到高二的时候,他们和我聊起出国的事。
我妈妈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帮我分析,她说出国可以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会让我有更多的经历,会在分析问题时有不一样的想法。他们认为中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比较死板,所以希望让我能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异国的教育和文化。
我是在2001年来到英国的,先是在Liverpool John Moores读foundation,一年后考上了利物浦理工大学,现在它已经合并到利物浦大学。
读预科的那一年很辛苦。我在出国前不知道雅思考试这回事,来到英国后开始狂补。我买下能够找到的所有准备雅思考试的书,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下课后三点开始写作业,六点回家吃饭,七点继续读书,复习雅思一直到很晚。
雅思成绩通过,我来到利物浦理工大学,三年后我拿到BSc Management管理学理学学士,虽然读的是管理,但利物浦理工的这个专业偏理,我们的课程里有数学和高等统计等科目。
我对母校有很深的感情,我上课的管理学院非常漂亮。现在我还和本科的教授保持联系。他是苏格兰人,和太太在苏格兰还有一个家,他常提醒我,如果想去苏格兰玩儿的话,他可以把他家的钥匙给我,让我住到他们家里。很多人说英国人冷漠,不会轻易和你变成朋友。但我觉得一旦成为朋友,他们也会全心为朋友考虑的。
你在中国读高中的时候,选的是文科还是理科?到英国来学习这么多理科课程,是否感到吃力?
朱丹丹:我在国内读高中时选的是文科,平时考试都靠文科拉分,所以刚来英国时对理科课程感到恐惧、紧张。不过英国的教学方式不同,我觉得这里的老师出题不是为了要把学生考倒,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听明白、学透彻。
即便是统计这门课,我们大三的毕业考试是essay(论文)类的问答题,比如试卷中会举例子,说有一家公司情况如何, 管理层运用怎样的统计方法作出一个预算结果,然后让你用通俗的语言把这个结果分析给其他的部门来听,最后的问题还请你做出分析,除了公式可以利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现实的因素应该考虑进去。我觉得这和国内那种硬性记忆公式的学习方法很不一样,很有意思,我很喜欢学,所以毕业成绩也不错。
名校+好专业=好工作?
你的硕士是在哪里读的?所选专业和你后来考进投资银行有关系吗?
朱丹丹:我是在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的硕士。最初选的是Operational Research运筹科学,简单来说,就是用数学最优的模式来解决比如超市里的人员配置、飞机起落的航班排序等这样的问题。
这个专业学了两个星期后,我发现LSE最强的不是这个领域,Warwick大学的这一科更强。而LSE的经济和政治更胜一筹。
当时我有个好朋友在LSE读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of Risk管理和风险条例,我就去系里看了一下,发现这门课每年只招三十个人,而且是德意志银行赞助的。当时我想,这和自己本科学的专业有联系,听起来也不错,于是就去系里申请转专业。系主任当时就告诉我,这门课很热,已经有很多人排队等着了。我的申请被排在了最后。
我酝酿了很久,把自己的简历重新整理,然后写了一封信给教授,我说我知道很多人在排队,但我可以证明自己是比他们更优秀的学生,更关键的是我真的特别想进这个系,学这门课。第一封信寄出去没有结果,我就又写了一封,再次说明自己的热情,而且保证会很努力。我想是我的坚持打动了教授,后来他就答应了。
你读的是风险管理,现在做的也是这一行。名校的好专业毕业,这是不是你找到这份工作的主要原因呢?
朱丹丹:(笑)其实和不熟的朋友见面,大家问我在哪里工作,一听我是在德意志银行工作,马上第二个问题就问,那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我说LSE,朋友们的第一反应都是:难怪!
但我并不觉得这些是我能留在英国并在投资银行工作的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很努力的话,应该有很多条路可以走。
我有一个朋友,她从英国一所很普通的大学毕业,成绩普通,简历普通,但她很想进投资银行。她大学毕业后第一年的申请都被拒了,第二年她自己准备考金融分析师。她问我,她去年已经被投行拒绝了,今年是不是就不能再申请了?我当时就告诉她,你应该多参加Career Fair(求职见面会),当你和这些公司的人聊天的时候,你就已经多了一个机会。你完全可以告诉他们,我在本科毕业时申请过一次,但是没有成功,但不是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哈佛的毕业生,也不是所有找到好工作的人都拿了很高的成绩的,我愿意去学。
我对她说,你的卖点就在你非常想进银行,你告诉他们你都做了哪些努力,获得了什么文凭和资格证书,你甚至可以说我被你们拒绝过,但我还是很想加入你们!
我的朋友参加了很多Career Fair,最后她拿到了三个工作offer。她先在银行做后台,但她不断努力,最近她刚换了工作,开始做前台了 。
我想从她的例子总结的是:事在人为。我觉得大部分回国的人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很多人都试过一家两家公司,没有结果就算了;还有人觉得自己不是名校毕业,没有竞争力,所以没有自信。
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机会留下来。特别是像会计事务所这样的机构,他们并不特别看重你学的是什么专业。
另外外国人其实很容易被打动,他们想要看的是,你是不是真的很渴望。这样的愿望是装不出来的,如果你非常渴望,那么你的行动,你的语言,你的肢体语言,都会不一样。我觉得说话的方式不同,会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同,那么结果自然也会不同。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 英国留学预科 澳洲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