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 留学预科网 >> 英国留学 >> 海外生活 >> 英国留学实录 >> 正文

从英国的学术流浪汉说起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15

 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 曾飚

    大约两个月前,家附近的Borders书店在夏季打折,《霍乱时期的爱情》也在其中,我踌躇了很久都没有买。第一是觉得这个著名的那个时候的爱情,不适合现在处境的我,第二是我只看过同一作者的《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第一句话“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而是每年三月份光顾马贡多村的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他总是带来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磁铁、朱砂、望远镜。

    我不买英语本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但是常常在坐火车无事可干的时候惦记着这本书,想到了《百年孤独》,想起那些吉普赛人,想到了甘道夫,想到了所有的博士后,research assistant,research associate和research fellow。 

    我心中的流浪汉

    也许甘道夫就是霍比特人弗雷多、山姆心目中的那个吉普赛人。他带来烟花给可爱的霍比特村。在霍比特小孩子心目中,甘道夫是自由的灰衣长老,在魔戒世界里自由穿行,他的法术和正义感可以穿过幽密的树林,影响着外面的世界。

    不过,本质上他是个流浪汉,而且并非那么自由,综合两者就是我心目中的现代流浪汉:学者。

    在英国大学里面,常常每周有所谓的seminar,邀请各方学者来讲座,一般分为internal和external。我对seminar的兴趣重过上课,有时候得以亲眼一见,文章的名字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自己的面前,讲一个自己看过的图表,常有穿越时空,此人确实是哪个模型的提出者?我要不要问憋了这么多年的那个愚蠢的问题?

    在我来英国的第一年,我几乎每场必到。特别是我来英国之前,曾经联系过一个导师,她给我写信非常的亲切热情,最后因为没有奖学金,我最终放弃了,转投布里斯托。那天,她来布里斯托讲座,我早早地在电子邮件里告诉她自己会到场。直到讲座结束,我走到她的面前,她一下子非常惊喜,说自己一进来就在找一张亚洲面孔,却看不到。因为老教授正在做面孔识别研究,网页上放了一个日本能剧脸谱,我送了她一个京剧脸谱。

    晚上吃完饭,老教授说自己还要赶九点多的火车回伦敦,道别之后走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听了更多的讲座,常常加入到座谈后的饭局中。而有时候,讲演者一关掉投影仪,就说自己要赶几点的火车回去,连饭局都没有。

    时间流逝,讲座的内容留不下任何痕迹,残留的就是演讲者卖力的样子和赶车的仓促。有趣的是,我发现往往是讲师级别的演讲者最为深刻,通常是极为卖力,高亢地讲述自己的发现,对谁的问题都说good question。相反,教授出场,往往深沉低调,有时候毫不客气会反驳提问者的观点。

next
    等到会议室人走后,留下几个纸杯或者留着残酒的玻璃杯,空荡荡,我在想那些讲演者,能够穿过下班时布里斯托的交通,按时到达temple meads吗?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他吃块冷三明治,还是去列车中间买一杯热奶茶?

    对于台下的我来说,讲座仅仅是听一场而已。而来讲座的人,除了交流之外,还常常有亮相的使命。特别是对还处在初级研究员或者博士后位置的人来说,去一个学校讲一场,也是为日后的求职做一个铺垫。每每想到这步,我脑子里就出现那些古代游方艺人走江湖的形象。

    我一直记得《新概念英语》中有一课,说每个人靠出售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哲学家卖的是智慧,但是大萧条的时候,哲学家就失业了,因为没有人买他的智慧了。而那些坐着火车在黑夜里穿行的学者,就是在推销了一下自己的发现,每个学校,每一个职位,每一次演讲都是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卖艺场。

    Solo科学和旁听生。

    很奇怪,我是到了英国才感到学者是学术流浪汉。之前,对学者的悲观描述仅限于,皓首穷经,茕茕孑立的静态想象。最近Economist出的Intelligent Life读到了关于solo science的评论,讲述一批试图跳出现代学校体制,独立开展研究的科学家。

    自甘孤苦,能够一个人唱歌的,solo科学家可行吗?那本Intelligent Life就是回答。上面的广告,都是几万镑的手表,上百万的汽车,这样奢侈品广告商钱堆出来的杂志,居然鼓吹solo式的研究,让学术成为一种类似奢侈品的生活方式,看似潇洒超脱,骨子里是西门庆对潘金莲的遐想,完全不理解现代科学研究的生存逻辑。这逻辑,并不压制个人,更无须鼓吹solo,学术圈的solo气质是天赋的,那就是站着一个又一个孤独者的孤岛,好似南极圈边上的复活岛。

    70后的人多少了解一点穷得在大英博物馆写《资本论》的马克思,趴在疯狗头下等唾液的的巴斯德医生。所有这些人,都是和英国人丘吉尔一样是偏执狂,独头茧,好吧,欧洲都投降了,我们自己来干。“我们将在滩头作战,我们将在登陆地作战,我们将在战场与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间作战,但是我们决不投降!”

    但是现在,所谓的solo大概只是在街头卖唱谋生的隐喻。生存的钱,世俗的债,Solo或者独立科学家,不知道钱从何来,开个小作坊做研究,还有大学或者政府提供门面。

    9月12日,剑桥大学校长里查德教授(Alison Robison)批评英国政府对Oxbridge要求过度,越俎代庖,把增加底层学生比例当作一个政治正确的任务。结果拿了政府拨款的其他一些大学,还不客气地站在政府立场,主动请缨为钱打工,替政府分忧,批评牛剑这种“拿钱嘴硬”的精英姿态。

next
    也许还有一段从容潇洒在中国,很有solo的自得其乐。在北大的时候,我常常碰到很多“北大流浪汉”。他们带着一副反光的大眼镜片,嘴角留着中午食堂的油迹,在北大里外游荡,以流浪汉的身份加北大的名义,搭讪和混饭吃,还有蹭课。

    终于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忍受不了他们占据了整整一间教室,非流浪汉学生却几乎没有了位置,众目睽睽走到讲台上,写了十二个字,“我日你们的母亲,北大流浪汉”。有趣的当天那课,是北大中文系陈平原老师的,陈先生以鼓吹中国古代书院制出名,抵制英美大学过于制度化的研究。

    学术,注定了是一个流浪汉的职业,只不过有些人像马克思、丘吉尔一样孤军作战,有些人就像甘道夫、梅尔加德斯一样流浪。这样的孤独和流浪,很残酷,残酷得让Intelligence Life误以为这又是可供有钱人了解人生的另类游戏。而真实的处境,是那些开完讲座,把传说中的扫帚或者白马,兑成火车票,在英格兰的夜色里穿行的学者。

本文章关键词:英国留学预科 英国留学 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英国留学,不能远行的孝道
  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 曾飚     当伦敦警察拘捕了三名藏独示威者的时候,在英国的侄子给我打电话,说我妈找我。我拨通了中国家里的电话,妈妈在电话里大声地说,“阿爷没有了,过辈了”。阿爷是我们那里的方…

下一篇:伯明翰的东林党
   布里斯托大学语言心理学博士 曾飚      伯明翰大学心理学院有个党支部,“党”叫东林党,核心三人,主业搞博士后研究,其次是吃吃喝喝。按照其中一人的说法,知识分子不注重衣着,但是很重视吃,因为工作太费脑。…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114留学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114留学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114留学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114留学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英国留学八大优势吸引中国学生

英国世界最大移民大国,教育质量世界一流,英国有利的打工政策,去英国留学途径有英国留学预科,还有直留学本科都是不错的选择。
英国作为世界教育水平领先的国家之一,一直是学生们理想的留学目的地,尤其是其一年制的授课式硕士课程,更尤其是那些热门专业。热门专业之一的会…
年初,英国政府宣布提高了国际学生赴英留学的语言门槛,这一政策的发布是英国政府针对这些年来大量涌入英国留学的国际学生,尤其是人数居首位的中…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网站导航
出国留学项目
    尚无数据
国内留学预科名校
    尚无数据
 
友情链接

留学首页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010-59795021 项目合作:13552002836

114留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7369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