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媒体视角:“海南的生态系统在中国甚至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
12月3日上午,新华网在海口专访国际著名生态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拉斯·奥尔夫·彼昂,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韶山教授在座并热情地为此次访谈担任了翻译。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12月5日电(庄斐 纪惊鸿)12月3日上午,新华网在海口专访国际著名生态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拉斯·奥尔夫·彼昂。他同时还担任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评委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层耗损和环境效应评价委员会首席顾问。
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
记者:彼昂教授,您好!我知道您此次来海南是受到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邀请前来进行湿地科学研究和调查,我第一个问题想问您对海南的印象如何?您对海南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什么评价?
彼昂:海南是一个热带地区,跟瑞典的差别非常大。这一次去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觉得当地红树林和植物保护得非常好。我上一次去了海南中部山区,也是保护得很好,并没有因为人口稠密原因受到损害。
记者:我想,大多数中国人对您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工作不太了解,您能不能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彼昂:好的。臭氧层耗损和环境效应评价委员会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下面的一个委员会,关注全球臭氧层变化后对地球表面辐射量增加对气候的影响。委员会有三个方面工作小组,一方面研究大气本身的变化,包括云层、污染物等,它们可能会影响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的变化。第二方面是各种臭氧层变化后,紫外辐射增加,对人类、动物、植物和农作物会有什么影响。第三方面,紫外线辐射增加后对两栖爬行动物、珊瑚礁,以及海洋生物的重要影响。
全球变暧,将来中国可能会缺水
记者:请问,目前二氧化碳排放还是不是全球变暖的主因?
彼昂: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但是还有甲烷和一氧化氮。氮氧化物通过汽车排放出来。水蒸气其实也是一种温室气体,但现在不怎么提,温度高了地表水蒸气会蒸发越多,越多水蒸气,温度越高。
全球气候变化致温度上升对中国影响会非常大,比如对喜马拉雅、三江平原——中国水源地的影响。如果温度升高,冰雪提前融化,将来中国可能会缺水,海平面上升对中国东南沿海,特别像海南这样的岛屿,使土地减少等都是显而易见的影响。
记者: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彼昂:首先能做的就是节能,发展公共交通,比如公交地铁,倡导使用自行车出行。人们应该多点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居民家里的节能,就是减少空调的使用。空调会产生氟利昂,但是用无氟的空调后,还有问题,就是耗能非常大,应该减少使用。另外,尽可能使用生物质能源,生活垃圾有些可以进行沼气发酵,其实就是甲烷,还有其他一氧化碳之类的,可以综合利用,不要浪费。如果甲烷直接排放就是温室气体,如果利用还能节省能源,是变废为宝。欧洲有很多的家畜,也会产生大量甲烷,是温室气体来源之一。
海南的生态系统在中国甚至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
记者:请问此次您的海南之行目的是什么?您想在海南进行哪方面的研究?
彼昂:这次来主要是因为华南师范大学江海声教授长期在海南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了解到海南是很独特的热带岛屿,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生态系统里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比如有长臂猿、珊瑚礁、和红树林等独特的生态系统在中国甚至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我对此也很感兴趣。这一次来是受海南省林业局和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邀请,一起讨论湿地资源调查,以及进一步开展海南省生物多样性研究。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最多的是海南和云南,所以我对这两处非常感兴趣。
记者:请问海南特殊的生态系统,对于中国和全球有什么样的意义?
彼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种价值肯定是很重要,人类生活生产都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它的价值无法预料。比如说,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最主要原因是在海南发现了野生稻,在很多年前看不出来,直到袁隆平找到了,在科研中用到了,就成功了。这归功于海南有一块湿地,野生稻能长得很好,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另外,在马达加斯加有一种蜘蛛,它吐的丝非常坚韧,比蚕丝还要坚韧。此前不知道保护它有什么意义,但是有一天科学家就发现它织的网弹性韧性非常好,为将来的应用是很重要的。瑞典最近发现海洋生物,吐的丝也很强这些东西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也许都有很强的潜在价值,比棉花的纤维强很多。生物多样性,很多物种一旦灭绝就恨难恢复,保护就是超前工作,但是对人类很有价值。比如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解决了许多人面临的粮食危机,做了重要贡献。
记者:湿地有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保护,特别是像海南的红树林等海岸湿地?
彼昂:在瑞典以前也存在这一问题,湿地保护意识不够的时候,本来河道是弯曲的,就人工把它拉直,为了加大水流量,或者弄干湿地进行耕作。现在意识到湿地作用,也在逐步恢复湿地和上面的生物植物。海南不仅是淡水湿地,更重要的是海岸湿地。红树林也是重要的湿地,无论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还是沿岸防风固堤,红树林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红树林里有种类非常多的生物。从这些角度来说都应该对其很好地保护。在欧盟国家,湿地周边的农户会得到生态补偿,因为他们可能因为保护而失去耕地,国家会给他们补偿,也得到他们的支持。
森林旅游,控制游客数量和约束他们的行为是关键
记者:海南省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森林旅游,请问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彼昂:海南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是很好的,建议更多提倡生态旅游,有更多的,有控制的游客到旅游景点,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应该有明确的指引。游客来可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要把游客的行为和数量控制在一个不影响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合理范围内,这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取得经济效益和环保之间的平衡。
同时要立法,出台更多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等。比如国际上有例子,有些岛屿,如果要去,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登记预约,到时有名额了才能去。海南可以尝试对于某些生态比较脆弱的景点控制人数。
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
新华网海南频道12月5日电(庄斐 纪惊鸿)12月3日上午,新华网在海口专访国际著名生态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拉斯·奥尔夫·彼昂。他同时还担任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评委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层耗损和环境效应评价委员会首席顾问。
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
记者:彼昂教授,您好!我知道您此次来海南是受到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邀请前来进行湿地科学研究和调查,我第一个问题想问您对海南的印象如何?您对海南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什么评价?
彼昂:海南是一个热带地区,跟瑞典的差别非常大。这一次去了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觉得当地红树林和植物保护得非常好。我上一次去了海南中部山区,也是保护得很好,并没有因为人口稠密原因受到损害。
记者:我想,大多数中国人对您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工作不太了解,您能不能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彼昂:好的。臭氧层耗损和环境效应评价委员会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下面的一个委员会,关注全球臭氧层变化后对地球表面辐射量增加对气候的影响。委员会有三个方面工作小组,一方面研究大气本身的变化,包括云层、污染物等,它们可能会影响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的变化。第二方面是各种臭氧层变化后,紫外辐射增加,对人类、动物、植物和农作物会有什么影响。第三方面,紫外线辐射增加后对两栖爬行动物、珊瑚礁,以及海洋生物的重要影响。
全球变暧,将来中国可能会缺水
记者:请问,目前二氧化碳排放还是不是全球变暖的主因?
彼昂: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但是还有甲烷和一氧化氮。氮氧化物通过汽车排放出来。水蒸气其实也是一种温室气体,但现在不怎么提,温度高了地表水蒸气会蒸发越多,越多水蒸气,温度越高。
全球气候变化致温度上升对中国影响会非常大,比如对喜马拉雅、三江平原——中国水源地的影响。如果温度升高,冰雪提前融化,将来中国可能会缺水,海平面上升对中国东南沿海,特别像海南这样的岛屿,使土地减少等都是显而易见的影响。
记者: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彼昂:首先能做的就是节能,发展公共交通,比如公交地铁,倡导使用自行车出行。人们应该多点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居民家里的节能,就是减少空调的使用。空调会产生氟利昂,但是用无氟的空调后,还有问题,就是耗能非常大,应该减少使用。另外,尽可能使用生物质能源,生活垃圾有些可以进行沼气发酵,其实就是甲烷,还有其他一氧化碳之类的,可以综合利用,不要浪费。如果甲烷直接排放就是温室气体,如果利用还能节省能源,是变废为宝。欧洲有很多的家畜,也会产生大量甲烷,是温室气体来源之一。
海南的生态系统在中国甚至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
记者:请问此次您的海南之行目的是什么?您想在海南进行哪方面的研究?
彼昂:这次来主要是因为华南师范大学江海声教授长期在海南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了解到海南是很独特的热带岛屿,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生态系统里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比如有长臂猿、珊瑚礁、和红树林等独特的生态系统在中国甚至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我对此也很感兴趣。这一次来是受海南省林业局和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邀请,一起讨论湿地资源调查,以及进一步开展海南省生物多样性研究。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最多的是海南和云南,所以我对这两处非常感兴趣。
记者:请问海南特殊的生态系统,对于中国和全球有什么样的意义?
彼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种价值肯定是很重要,人类生活生产都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它的价值无法预料。比如说,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最主要原因是在海南发现了野生稻,在很多年前看不出来,直到袁隆平找到了,在科研中用到了,就成功了。这归功于海南有一块湿地,野生稻能长得很好,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另外,在马达加斯加有一种蜘蛛,它吐的丝非常坚韧,比蚕丝还要坚韧。此前不知道保护它有什么意义,但是有一天科学家就发现它织的网弹性韧性非常好,为将来的应用是很重要的。瑞典最近发现海洋生物,吐的丝也很强这些东西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也许都有很强的潜在价值,比棉花的纤维强很多。生物多样性,很多物种一旦灭绝就恨难恢复,保护就是超前工作,但是对人类很有价值。比如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解决了许多人面临的粮食危机,做了重要贡献。
记者:湿地有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保护,特别是像海南的红树林等海岸湿地?
彼昂:在瑞典以前也存在这一问题,湿地保护意识不够的时候,本来河道是弯曲的,就人工把它拉直,为了加大水流量,或者弄干湿地进行耕作。现在意识到湿地作用,也在逐步恢复湿地和上面的生物植物。海南不仅是淡水湿地,更重要的是海岸湿地。红树林也是重要的湿地,无论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还是沿岸防风固堤,红树林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红树林里有种类非常多的生物。从这些角度来说都应该对其很好地保护。在欧盟国家,湿地周边的农户会得到生态补偿,因为他们可能因为保护而失去耕地,国家会给他们补偿,也得到他们的支持。
森林旅游,控制游客数量和约束他们的行为是关键
记者:海南省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森林旅游,请问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彼昂:海南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是很好的,建议更多提倡生态旅游,有更多的,有控制的游客到旅游景点,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应该有明确的指引。游客来可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要把游客的行为和数量控制在一个不影响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合理范围内,这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取得经济效益和环保之间的平衡。
同时要立法,出台更多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等。比如国际上有例子,有些岛屿,如果要去,要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登记预约,到时有名额了才能去。海南可以尝试对于某些生态比较脆弱的景点控制人数。
上一篇:华南师大媒体视角:聚焦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论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