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767-050 免费留学评估表 收藏114留学网
留学首页 | 留学预科 | 留学动态 | 美国留学预科 | 英国留学预科 | 北京留学预科 | 出国必读 | 留学政策 | 留学生活 | 热门专业 | 海外精彩 | 海外名校 | 带薪实习
 

您现在的位置:留学114网 > 留学预科 > 美国预科

解析中国功利式应试教育

转摘:出国留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2-16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状元“虚热”的背后,也体现着教育的“虚热”。夏学銮认为,对“高考状元”的痴迷一方面反映了商业社会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一方面也反映了素质教育工作本身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迷津,只有素质教育真正深入人心,才能产生真正的学习乐趣与对知识的诚挚向往,新的教育价值判断标准也将油然而生。
高考刚过,像往年一样,高考状元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宠儿”。相比于古代“寒窗苦读十年,一朝金榜题名”的科举状元,高考状元的荣耀与光辉毫不逊色。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然而,中国恢复34年的高考制度已有逐渐变成现代“科举制度”的趋势。近日国内高考“状元”受到各界关注并炒作,就是这种文化的反映。
“状元情结”上的利益链
中国的状元情结,早已有着悠久的历史。状元及第,天子门生,一登龙门便身价百倍,少则入朝拜相,更甚者成为王侯将相之乘龙快婿。这种中得头筹带来的“好运”同样也体现在了现代高考制度下的状元们身上,作为一个成功者的符号,高考状元热方兴未艾。
2007年,福建省高考理科状元陈默,一个月就获得各方奖励68万元;2009年,四川省巴中中学董伟夺得理科状元,当地政府重奖学校100万元,加上清华为争夺董伟付出的奖学金和学费全免,以及有地产商给予的数万元奖励,围绕董伟产生的经济效应高达110多万元。
除了考生本人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和物质奖励,由高考制度本身所带来的一系列市场反应更是让状元与推动GDP也扯上了关系。
这时,“孕育”过状元的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喜上眉梢,不但挂出大红喜报,有的甚至召开新闻发布会告诉公众,状元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各类网站热捧状元,把他们请去做嘉宾,谈学习方法、兴趣爱好,“揭秘”其成长史;商家们也趁机将状元们拉去做广告、做代言;市面上大量打着“高考状元”名号的书籍热销,比如《高考状元牢骚书》、《高考状元阅读书系》、《高考状元演讲录》等,全国各地上演着一场场热闹的“状元秀”。就连本应置身事外的高校,也由于担心影响在教育界的“面子”和“位子”,加入了“状元”炒作的队伍。一位清华的招生老师则称,只要媒体还在报道状元,这个“面子”就无法不争。
每年的高考分数公布之后,拉状元成了各高校招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省高考状元总会不停地接到来自各个大学招生老师的邀请电话。其中,清华、北大的抢状元竞争尤为激烈。每年新生录取工作结束后,两校招收的状元人数都会被拿来比较一番,以显示某校更受高分考生青睐。
这些炒作固然有传统“科举情结”在其中,但更多的是出于利益驱动。很明显,一个中学培养一名“状元”,学校地位马上得以改变,“择校费”水涨船高,各方的青睐和资源倾斜同时相应而来。学校所在的地方教育部门、政府官员也因此贴了一层金,增加了政绩砝码。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动辄几万元的择校费则会给学校带来大量收入,而一所好学校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还不止于此,周边学区房的价格经常是随着学校声誉一起上涨。通常,一个“有名”的学校将会推动周边大范围的经济增长,这无论是学校还是当地政府都是乐见的。
而媒体炒状元,无非迎合了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四处求“经”的心理,利用了公众对择校问题的高度关注,但是客观上却炒肥了商家,炒高了择校费,还炒坏了办学秩序。

本文章关键词:美国留学预科,英国留学预科,留学预科,22留学,22留学预科,留学预科班,北京大学留学预科,清华大学留学预科

留学114为您提供更多出国留学,国内留学预科更多信息www.liuxue114.com


上一篇: 为什么要避开圣诞假期送达材料
申请美国学校的学生关心圣诞假期申请材料的送达问题。留学专家建议,考生如果自己申请美国学校,近期要密切关注申请学校的网站,查询学校具体放假时间。申请材料的邮寄时间最好避开假期,以确保材料安全到达。      …

下一篇:没有了
 
出国留学工具箱
 
 
 
相关留学新闻
 
友情链接

留学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商务合作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11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400-6767-050 项目合作:15801555540

留学114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428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