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于志刚教授当选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并与大家座谈。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政法委,向获得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致以新春的祝福!
会上,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刘飏介绍了评选情况,青年法学家王轶、于志刚代表获奖者作了发言。周永康说,评选杰出青年法学家是我国法学界的一件大事,这项活动开展15年来,对促进法学人才队伍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法学研究、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永康勉励大家首先要做政治上清醒坚定的法学家。我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法学是治国理政的大学问,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法学理论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才智。二要做学术上造诣精深的法学家。希望大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密切关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更多理论上的真知灼见,积极参与国家立法,主动服务执法司法实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成为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法学大家,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三要做热爱人民的法学家。这些年,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各方面权益依法得到了保障,同时社会矛盾仍然不少。希望大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经常走出校园,走出书斋,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多关注多研究老百姓的事,多运用法学知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法学理论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实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四要做为人师表的法学家。同志们既是法学研究工作者,绝大多数也是法学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希望大家既要在法学研究上有精深造诣,更要在个人品德、学术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为人师表,为我国法治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法律人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乐泉参加会见并在随后举行的颁奖仪式上讲话。他说,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处理好继承借鉴创新的关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当前,要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围绕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力的法学理论服务。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孟建柱参加会见。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主持会见和颁奖仪式。
附于志刚简介:1973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法学会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其刑法学学术成果注意开拓前沿性课题,尤其在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问题研究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有较大的学术贡献和影响。今天下午,他在“第三届中国青年法学家论坛”上,从网络的兴起到网络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可谓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这位曾师从于赵秉志教授并以研究网络犯罪见长的年轻学者,现在挂职于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他又当选为新一届全国青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