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和武汉大学“70后”学术团队联合举办“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
在开幕式上,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朝阳强调了建设青年团队的重要性,希望青年学者面向未来,以友为邻,以邻为友,加强合作,共同提高。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教授将“70后”学者与“60后”、“50后”国际法学者的成长作了比较,认为现在是从事国际法学者研究和实务最好的时期,对与会青年学者们提出了三点期望:志存高远、传承创新和全面发展。
会议讨论中,学者们认为,首先,在政府层面,中国应该在国际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在国际体系的变革和制度重建中寻求新的突破点,更好地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尤其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法的制定,由规则的“恪守者”转变为规则的“积极利用者”,同时注重国际法人才的培养。其次,在商人层面,中国商人主体应积极参与国际法治的建设,变革现有国际商人层面的话语权体系,成为国际法治的中坚力量。最后,对于NGO,在国际层面上,中国则应加强在国际活动中与NGO的沟通与合作;在国内层面上,加强对NGO的扶持与引导。
在“青年学者与学术刊物编辑座谈”阶段,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武汉大学学报》、《法商研究》、《环球法律评论》、《东方法学》、《武大国际法评论》等刊物的编辑分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各自刊物的具体情况,并主要就投稿和审稿的程序、在论文写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会议的最后,学者们还通过了《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倡议书》,倡议书呼吁,力争使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成为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交流的网络和平台,实现合作团队化、交流多元化、科研攻关联合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培育中国国际法研究的中坚力量。会议呼吁,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们携起手来,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奋斗!
我校“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部分成员曾涛、范晓波、刘坤轮和刘星出席论坛并做主题发言,并就学术团队建设问题与出席论坛的学者进行了交流。
上一篇:中国政法大学教师赴英参加体育法国际研讨会
下一篇: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与民商经济法学院财税金融研究所联合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