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留学预科 2+2留学 硕士预科 HND 3+1
中国政法大学留学预科
 
 
学生姓名: *
身份证号: *

预报项目:

*
联系电话: *
中国政法大学出国留学预科咨询电话
 
 
 
 
 

中国政法大学举办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论坛

    6月2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论坛在我校昌平校区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检察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的专家学者及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代表参加会议。本次论坛分媒介素养教育和传播方法与技术课教学方法创新两个专场,旨在对新闻与传播学院即将开设的全校公选课《媒介素养》进行全面论证,对新闻传播方法课和技术课教改经验进行梳理和探讨。

    在媒介素养教育专场,清华大学电视台主编覃川副研究员介绍了清华大学媒介素养课的开设背景、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改进意见。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全国十大青年法学家于志刚教授结合中国政法大学的法科背景、培养目标、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建议我校媒介素养教育要致力于强化学生在媒介接触、媒介使用、媒介应对等等层面的素养,培养学生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具备理性的媒介意识与较强的媒介能力。检察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王松苗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建议开设这门课程要使学生不仅能增强媒介认知、媒介使用等方面的和能力素养,而且能在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政法工作规律基础上胜任新形势下的政法宣传工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律顾问、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职教授徐迅从媒体法律顾问、传播法研究学者和普通公民三个视角阐述了她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律师邱宝昌阐释了自己对媒介素养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建议采取新近典型案例分析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徐州副教授扼要介绍了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中日学者圆桌论坛“东亚媒介素养的开展”的主要议题,分析了日本关西大学、东海大学、广岛经济大学、东京大学媒介素养研究和教学的相关情况,重点论述了复旦大学在媒介素养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最新动态及其启示。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理论与传播法教研室张艳红副教授、王永亮博士、朱巍博士等分别发言,介绍了课程建设的详细情况。 在本专场的自由讨论环节,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范玉吉教授还针对课程内容设计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传播方法与技术课教学方法创新专场,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方法与传播技术教研室姚广宜教授、王佳航副教授,姜振宇、史兴庆、杨明、张森、毕丘灵、黄金和孟盈等老师,立足所教授的课程,分别作了“法科背景下的采访课特色教学与实践”、“全媒体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方法的若干探索”、“媒体技术课程小循环训练方式研究”、“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从实际应用出发开展媒介技术教学”、“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中的精确新闻教学”、“媒体工作坊教学法研究”、“新闻业务教学在理论及实践上的创新”等主题报告,对各自的教改教法创新、具体实施方案及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深入梳理和总结,宋建武教授和姚泽金副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点评。他首先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给予的中肯建议和意见表示衷心感谢,指出学院将充分吸纳研讨会成果,进一步完善《媒介素养》课程教学大纲和方案,强化把关,重点建设,力争把该课程建成中国政法大学独具特色且具有影响的通识素养课程。他进一步强调了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对学院传播方法与传播技术教研室各位老师在教学方法探索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希望各位同事再接再厉,为学院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校区地址:北京昌平区府学路27号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

咨询电话:400-6767-050 010-59792290 值班:13552002836

Copyright @ 2013 WWW.LIUXUE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政法大学出国留学预科班 中国政法大学留学预科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留学预科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 04037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