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优秀辅导员的N+1个标准——走近2009优秀辅导员
她们是我校2008-2009学年度优秀学生辅导员:江乐园、蒋龙琴和杨婷婷。在前不久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说到优秀的时候,她们都觉得不好意思,反复强调,能评上优秀是运气比较好,其实自己离优秀还差一大截。优秀辅导员的评选会有许多硬性标准,比如必须符合辅导员工作条例、考核办法的各项要求,所带的学生没有受过任何处分……这些是门槛,只有符合标准才有可能被评上。然而要能跨过这些门槛并不容易。
只有走近她们,才会发现,在所有的条件和标准背后,她们其实都会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有着对学生、对工作的专属于自己的理念和方法,这是她们每个人身上明显的个体特征。如果说优秀辅导员评选办法中规定了评优的N个标准,那么在她们身上就还有着属于自己的更多标准,而这N+1,或许就是她们能够跨过这个优秀的门槛的理由。
热 爱
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变化大,她们每个人都要带两三百学生,人数多,工作琐碎繁杂,还特别担心突发性问题的发生,这一切让辅导员这个原本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变得异常复杂,总是面临很大的压力。
真的很难,这是她们对辅导员工作的一致评价。她们都曾在不同时期出现过失眠的情况,心里总牵挂着学生的事。如果不是有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很难坚持下来。这是每个辅导员摆在第一位的要素,那就是对工作对学生的热爱。
这份热爱或许来自自小的理想,江乐园说她一直就想当老师,因为喜欢和学生相处,喜欢这样单纯的环境。或许来自对自我的认知,杨婷婷觉得自己的个性很适合作辅导员,耐心、热情和感情丰富,同时老师的那种自豪和荣誉感,也是她向往的。或许来自日积月累的一种感悟和体会,研究生时期读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的蒋龙琴觉得当辅导员能在学生那里学到很多,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所学与实践结合起来,这让她格外有成就感。
而这份热爱的最终来源却非常一致地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对于学生的责任感。因为面对的对象是处于在她们看来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四年,她们只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每个学生成长成才,获得进步和提升,而不要因为自己的任何疏漏毁了学生的一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们格外珍惜自己的工作,并且力求竭尽所能,在关键时候能够帮助到每个需要的学生。